第七十八章 金融战开始-第4/10页





    通过精心策划,索罗斯等炒家在七月底八月初开始大规模狙击港元的行动。他们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一方面利用日元疲软大肆散布人民币要贬值的谣言,动摇投资者对港元的信心;另一方面在外汇市场大手抛出投机性的港元沽盘,同时在股市抛售来压低恒生指数,以及在恒指期货市场累积大量淡仓,指望在汇市、股市和期市相关连的市场上大获其利。在八月份,量子基金已累积40亿美元的远期港元沽盘,占未来远期合约的六成。在特区政府入市干预之前的19个交易日内,恒生指数急挫2000多点。

    二、香港政府义无返顾,巨资入市激战炒家

    香港素称世界最自由的经济体,港府对市场的原则一向是“积极不干预”,但面对这种情况,不干预等于坐以待毙,眼睁睁地看人从口袋里拿钱也不能动弹。香港政府从8月14日起,连续在现货和期货市场同时与炒家搏杀,动用港币近千亿,目的在托升恒生指数,不仅要让炒家在抛空八月期指的作业中无利可图,更要使他们蚀本,知难而退。与过往仅推高隔夜拆息加大国际炒家沽货成本的手法不同,在此次连续10个交易日的干预行动中,港府在股市、期市、汇市同时介入,力图构成一个立体的防卫网络,令国际炒家无法施展其擅长的“声东击西”或“敲山震虎”的手段。具体而言,港府方面针对大部分炒家持有8000点以下期指沽盘的现状,冀望把恒生股指推高至接近8000点的水平,同时做高8月期指结算价,而放9月期指回落,拉开两者之间空档。即便一些炒家想把仓单从8月转至9月,也要为此付出几百点的入场费,使成本大幅增高。在具体操作上,香港政府与国际炒家将主要战场放在大蓝筹股上,主要包括汇丰、香港电讯、长实等股票。这些股票股本大、市值高,对恒生指数涨落举足轻重。以汇丰为例,该股占恒生股指的权重达到30%,故成为多空必争之股。

    8月初,美国股市回落,日元汇率持续下跌,炒家们对香港发动新一**规模狙击,恒生指数一路跌到6600多点。眼看国际炒家如意算盘再次告捷,港府却突然出手,予以回击。

    8月5日,炒家们一天内抛售了200多亿元港币。香港金管局一反过去被动的做法,运用政府财政储备如数吸纳,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1美元的水平上,银行同业拆息率只上升了2%至3%,令炒家们大失所望。

    6日,炒家又抛售港币200多亿元,金管局再出新招,不仅如数吸纳,还将美元购进的港币存放回银行体系内,使银行银根宽松,维持稳定同业拆息率。

    7日,港元狙击战与保卫战进入第3天。国际炒家继续抛售,金管局照例买进。港股维持在7000点以上大关。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当天表示:“我们绝对有能力与决心维持联系汇率,我们一定做得到。”

    10—13日四天,炒家们继续抛售港元,在期货市场的投机活动仍大量存在,但气氛较上一星期有所缓和。港府按兵不同,正在秘密部署反击计划。

    14日一开市,香港金管局首次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期市,大量收进蓝筹股票和期票,同时提高银行隔夜拆息率,夹攻国际炒家,使其知难而退。市场估计当日约动用40亿入市,恒生指数收盘于7224点,劲升564点,升幅达8.47%。当天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发表声明说:“为打击炒家操控市场的行为,我已经行使外汇基金条例给予我的权力,指示金管局动用外汇基金,在股票和期货市场采取适当的相应行动。”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随即发表的声明中重申,“政府会一如以往,坚守不干预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活动的政策,但在必要的情况下,即是当炒卖股票和期货有明显的关连的时候,政府有责任采取果断措施减少市场混乱,我们的经济是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可快速完成调整。”香港政府长期以来坚持“积极不干预”的自由港政策,因此当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通过当地电视媒介宣布该项举措后,立即引起国际经济界广泛关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