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斗法-第2/3页





        滕副局长说:“我觉得当前最重要的事是正式发布消息,将教师的集资款和转正费用明确下来,这个数字比我们先前传言的要少一半,我想这样可以迅速地安定一下民心。否则,时间长了,会激起民变。”

        钟成说:“滕局长考虑得很周到啊!我同意!”如果下级的建议和自己想的一样,就马上予以肯定。这样既达到了目的,又调动了下级的积极性。也让他感觉到了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价值。

        大家觉得这样就可以了。但钟成并不满足,就引导道:“教师的工资菲薄,很多教师都是等着工资过日子。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形容教师的清贫吗?富不了三天啊!只有在发工资的头三天教师的手头才宽裕一些。现在两个月不发教师的工资,那唯一宽裕的三天就被剥夺了。不宽裕不要紧,关键是还要揭得开锅。我们总不能让老师们左手把钱借给国家搞建设,右手找别人借钱买大米吧?”

        “是啊!特别是那些半边户,全家都指望着他发工资搞开销,突然停发了,有点积蓄的不要紧,没积蓄地就真的要借贷了!”王副局长。

        工会主席提议道:“能不能叫各学校把这笔钱垫出来,这样不就没问题了吗?”

        滕副局长立即反对:“你可能还不了解各学校的经费情况吧!除了为数极少的几所学校有经济实力做到外,其他的目前只能包保基本运转,哪里拿得出这样一笔钱来!”

        “那能不能区别对待?有钱的学校由学校垫,没钱的学校那就只能由教师出了!”

        “那不行!这事是瞒不住的!让那些没钱的学校的老师知道了,心理肯定不平衡,肯定又会向学校领导施加压力。这样反而把局面搞乱了!”——

        钟成适时地小结道:“大家谈得很好!我综合一下大家的意见,看这样好不好?钱还是由老师们出,但我们可以给每个学校几个指标,对经查证确实经济困难,本人又提出了申请的老师,由学校垫发他的工资。这样既解决了困难教师的问题,又在学校的财力承受的范围之内。具体操作由学校自行安排!”

        关于集资的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但是关于民办教师转正费用的问题,因为数目太大,采用上面的方法还不行。集资款上面是承诺了要还的,转正费是纯上交的。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为哪个教师垫这么多钱出来。

        大家商议来商议去,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

        钟成最后才拿出了自己的方案:1:由该民办教师所在的学校为该教师出一千元;2:由该教师所在的教育组出一千元。学校和教育组出这点钱是应该的。算是对这名老师奉献多年的一种回报。也可以体现集体的温暖。3:对家庭确实困难的民办教师,教育组还可以发动学生对他进行捐助。4:教育局工会也要拿出一笔钱,对这些教师进行资助。5,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各局直学校校长,各乡镇教育组组长,也要开展捐助活动。

        商议好之后,第二天教育局就召开了专题会议,按照研究好的方案,做了工作部署。

        钟成率先捐了一千元,几个副局长各捐了八百,李倩捐了五千,不过她是指名捐助,她捐助的对象是罗春芳。其他干部一百两百不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