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5 底片先生(上)



    马丁·李其实最早不叫马丁·李,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工人。

    工人,是他对自己的职业的褒义称呼,实际上他的工作远不如进厂打螺丝。

    在他还小的时候,他的家庭虽然不算富裕,但勉强够得上幸福两字。父母都是国企的职工,分房分粮,不多但够。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夜之间仿佛天塌下来了,那时的他还不了解,后来他知道了那叫做“改革开放”。

    印象里的父亲在听说这个消息时,坐在家里的板凳上抽了一宿的烟,流了一夜的泪,喃喃自语道他那时并不理解的“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社会主义吗?”

    母亲不住地埋怨着父亲,抱怨他主动下岗还带着她一起,但一向木讷的父亲罕见地发了火,父母大吵了一架。

    再后来,他就知道父母离异了,他跟了父亲。

    家里少了个人并没有让生活轻松一点,父亲的积蓄很快地就消耗一空。在他的印象里,父亲初期早出晚归,还偶有言笑道“勤劳就能致富嘛。”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年,在这几年中他的生活不算快乐,但好歹也过得去。只是他的父亲逐渐瘦弱,回家的次数也慢慢减少,在多次打听之后,他才知道父亲在工地工作。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份工作只是做到基本的养家糊口并不算难,但代价是父亲逐渐疏松了对马丁·李的教育。

    直到有一天,他听说母亲再嫁了。父亲没去婚礼,只是马丁·李偷偷跑了出去远远地看了一眼,母亲挽着的那个男人梳着大背头,头发油光锃亮,肚子大得能放下一整个马丁·李。

    父亲从那天之后就变了,连少有的言笑都没了,只是加倍地努力干活。

    在马丁·李上初中那年,父亲死了,累死的,他到最后也没见到勤劳致富是什么样子。

    然后他带着父亲所剩不多的遗产跟了母亲,母亲新嫁的男人倒也对他不错,不知道是不是他缺乏生育的能力,反正从头到尾都没有孩子,所以对马丁·李视若己出。

    那段时间是马丁·李印象里第二快乐的日子,也是最后的快乐日子。除了偶尔被同学嘲笑他的处境以外,他的生活过的相当不错。他的继父是搞房地产的,手头很是阔绰,对他也完全不吝啬,大部分小孩有的,他都有,没有的他也有。

    年少轻狂的他很快成了学校里的大哥大,但两个截然不同的父亲的言传身教终究产生了影响。在不知不觉中,他也有了两副面孔,一面是在校时间品学兼优、尊敬师长、人见人爱的他,另一面则是他开始混社会了,成了古惑仔的一员。

    这种生活过于顺利,几乎没人挑的出他的毛病。但是两个父亲都没有来得及教他的,是适可而止。

    两个父亲带他时的生活反差过于巨大,他的双面生活也时时刻刻地割裂着他,然后他膨胀了。

    事情发生在他初中那年,有个他暗恋很久的女孩告诉他有一批人让她的母亲很心烦。被各种东西冲昏了头脑的马丁·李做了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

    他通过层层关系的最后,找到了一个人,放了一把火,烧了一个招待所。

    那时的他完全不知道这件事的意义,还为自己的举动沾沾自喜。不过他最后的理智还是让他对这件事讳莫如深。

    若干年后,他才知道自己的放的那把火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但那时候的他哪里懂这些,还憧憬在跟女孩上同一所高中就表白的美好幻想里。

    直到有一天,女孩对他说,她要出国了。他心想那感情好啊,他回去就跟父亲提了也想初中毕业出国的想法,以他的成绩和财力基本上没有问题,母亲虽然舍不得他,但他的执拗还是争得了现父母的同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