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特别的绣品



    而今天,清河府上还有两个常客,一个是她的亲弟弟安王姬则清,另一位就是姬则清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傅尚书家的嫡子傅于磐。

    傅于磐摇着扇子也在旁边看,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绣品,不是鸳鸯就是花草,毫无新意。

    清河却认真的看每一件,她本身也精通女工,在她看来,虽然图案没有太大区别,但其中的每一个针脚都是不同的,是否认真,是否考虑到两种颜色的可搭配性,是否是用尽了心意绣出来的,她都能够看出来。

    清河公主今年其实也就二十又四岁,驸马早死,她孤独一个人。

    姬则清望着姐姐的脸庞,觉得姐姐与十几年前并无区别,她仍旧很美,每次看到她宁静的眼睛,他心里都会很安定,所有的恐惧也如阴影见了阳光一般退去。

    “这一件,本公主都无法评判了,傅家小子,你来看看,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清河翻到其中一件时,哑然失笑,将那件绣品挑了出来,递给了旁边的傅于磐。

    傅于磐精通丹青,或许能评判出个高低来。

    傅于磐奇怪看了她一眼,她又不懂这个,干嘛给他看。他还是接了过去。

    只是,看到那件惊世骇俗的绣品后,他竟觉似曾相识,如果这世界上还有一个人能有这样的绣工,那一定是小灵芝了!

    他速速找到了角落里小的几乎看不清楚的小字,心中一惊,转向清河,“怎么还很有她,三秀她怎能写进来!”

    清河哪里知道此人是谁,“我只是在长安待嫁的姑娘们之中挑选了几个名字,如何就知道她多少岁,罗兰,你可知道此人是谁?”

    侍女罗兰立即应下来,找出了全长安的名册,比着名字查了查,回道:“郑三秀是京兆尹府赵大人的外甥女,近一年才来到长安,她虽然年纪、家世等符合选妃标准,只是这几天京兆尹大人呈到公主府的书信中说,他的外甥女已经有婚约了,不能参与,但因为去收绣品的太监众多,一时间也分不清哪个去了京兆尹府,也就暂时没搁置了,想着公主选之前挑出来就是了,看来定是哪个侍女忘记了此事,罗兰会替公主追查此事。”

    清河恍然大悟,“原来赵大人说的人就是这个叫郑三秀的姑娘……”她倒是记得那封书信。

    她还没说完,那方傅于磐却激动的一把抓住了罗兰。

    他死盯着罗兰,一脸不可思议,“你说什么?罗兰,你确定刚才可是说赵光汉的外甥女郑三秀已经定亲了?是真的么?你确定是这个名字?有没有记错!”

    罗兰被他吓了一跳,一时间不知道回答了。

    清河看到他这样,眉眼一敛,不知这小子突然发什么神经,她也算是看着他长大,他与则清差不多年纪。

    姬则清却拿起那副特别的绣品,看着上面的名字默念几遍,突然想明白了,对姐姐道:“姐姐,貌似这个郑三秀就是傅兄最近看上的那位姑娘!”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一听到人家小姑娘已经定亲,他这么激动。

    可见这次这个着实与以往的莺莺燕燕不同,清河挑眉,又拿起了那件绣品,旁边歪歪扭扭绣着一行小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仔细看下面的图,这大概是一个弯弯的月亮,加上下面两个“人”字图案,倒像个谜底了,的确有意思。

    那边罗兰给傅于磐说了好几遍,他才颓废的放开了她,往蒲团上一坐,心情低落,小灵芝怎么会已经定亲了呢,他才刚刚遇到她……

    清河也不管傅家小子那副失了魂的模样,继续挑选。

    突然她记起一件重要的事来,“对了,则清,你过来,当时你在拜星君那天见到的姑娘是哪家的,叫什么名字?”

    姬则清这才想起那个印象不错的姑娘,仔细回想了下,尴尬道:“我只是知道她与赵大人家郑小姐一起,并不知她名姓。”

    清河无语,弟弟跟人姑娘连河灯都放了,约了半天连人家姑娘名姓都不知道,真是教弟无方啊,她的错,她的错……

    不过还好,有一些可用信息。

    “罗兰,名册可还在,查查赵大人家有几个待嫁的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