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节-第3/3页



    所以,这裏头的蹊蹺,是能中原人更便利的驾驭马匹吗?

    “是我小瞧了,”冒顿笑道:“咱们回去好好的会会咱们这位邻居,哈哈哈哈。”

    眾匈奴大臣都以为冒顿班师回去是要掉转马头找周王姬的麻烦,谁料他竟客气的派了使者提出了和周地通商的请求。

    眾大臣皆是不解,冒顿一副颇为下属考虑的姿態对使者吩咐道:“匈奴贵族都习惯了用周地的家、纸张,两地越是通商不变,能运到草原上的货就越,以稀贵,我匈奴就得花更大的价钱购买,不值当。”

    眾大臣默然,他们倒是想很有骨气的说不买不用,可,匈奴贵族都不是孤家寡人,还有妻妾儿一大家子呢,哪裏能管得过来,他们有钱有权有地位,怎麽就不能一二了呢。

    就是他们,习惯了周地白纸的书写方便、装订简单易携带,习惯了厕纸的便利,也很难再用回从前的木牘竹片,只能这样想,厕纸好歹比从前用的布帛便宜不是,也算是省了些钱了。

    冒顿笑瞇瞇的看著沉默的匈奴大臣,能提升骑兵作战能力的蹊蹺,他实在心喜欢,所以两地怎麽能没有流呢。

    匈奴的使者赶往周地时,周寧已经站在了九原县,目所见是疮痍满目,流河。匈奴说烧城就是真烧啊,城许多地方都是一片焦土。

    上郡的大臣跟著周寧在九原城巡视民,对比上郡街市的繁华热闹,百姓的食富足,再看此的断壁残垣,百姓的衫襤褸,眾人心裏皆是百味杂陈。

    一声声来自满跡青紫的九原百姓的欢呼迎接,堵得他们的咙发疼;而那被伤痕脏汙模糊了五模样,又被两行喜极的泪珠冲出两道痕跡而显得怪异却奇妙灿烂的笑容,又刺得他们双目酸。

    上郡眾臣面对九原百姓的欢喜,好长时间都说不出话来,但此时,无论是主战的还是主和的大臣都深切的意识到了什麽做国家,什麽做责任。

    有国才有家,百姓的日子能过得如何,全看他们能將国家治理得如何。

    从前王姬总说要以德服人,要以百姓为先,他们还是觉得王姬行事过於温和,且看看从前的始皇帝,如今的西楚霸王和冒顿单於,哪一个不是凭著绝对的武力实力树立威势,可如今看来,却是他们小瞧了百姓的力量。

    眾人很快的经过九原城到达了战况更惨烈的临河城,看著城门前堆积如山的百姓首,看著他们死了还握住的木锄头,都被深深的震撼了。

    张良举起袖袍按了按眼角,九原的风很大,张良站在周寧的侧,他的声音很轻却很清楚而肯定的传到了周寧的耳中,他说,“若周王姬得天下,会是天下万民之福。”

    周寧驻破败的临河县开始主持政务,第一道命令便是念九原百姓的义举,宣布九原郡十年不征赋税;其二下令修建烈士墓园,每一个为国捐躯的烈士的名字铭刻於上,全部由府负责收殮安葬,由亲自为收复九原而死的义士写祭文,所有国烈士家国百姓永世香火。

    其三,“每年的九月一日为九原收复日,时任九原郡郡守的员要亲自率领九原吏到烈士墓园上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