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第2/3页



    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人为秦降將,他们原本商议將刘季打发到秦朝流放罪犯的蜀之地,再將关中分为三部分由章邯三人坐镇,作为防止刘季东出的屏障。

    司马欣得东半部分史加上汉中郡,直接与、蜀两郡接壤;而章邯得西半部分史和陇西、北地两郡,属地最大;而董翳则得史北边、北地东边的上郡。上郡的北边毗邻九原,而九原饱匈奴侵扰,名义上虽是中原之地,但实际已匈奴的后花园了。

    可以说他们三人分得的领地,北边要防著匈奴,西边要防著刘季,地理位置重要,战略责任重大,不过此时的范增,虽然得了周寧的提醒,但仍旧没把匈奴放在眼裏,所以他如此安排,主要是想让他们防备刘季。

    既然主要是为了防备刘季,那麽且不说周寧子封王划地的问题,只是刘季的妻妹这一点,如何保证是来防备刘季的,而不会和刘季两头呼应,夺取关中之地?

    所以范增觉得荒谬,也因项羽用事而恼怒,不过项羽却没有察觉,他本没有想到这一层。

    自打鸿门宴后,亚父的脾气就很大,大得当日就当著刘季属臣萧何的面砸了玉斗骂了他,而其后也没给他什麽好脸,今日他又吵了他老人家安睡,更改了议定的方案,他的语气自然不会太好。

    不过也此事不用亚父费心,这之后的安置他已经想好了,项羽笑道:“章邯手裏只北地就比上郡还大,除此之外,他还有陇西郡和一半史,我想著將北地划出一半给董翳便可,其他的都不用变。”

    范增瞇起眼睛,这才发现项羽好似心颇好,范增想了想,问道:“王姬来过了?”

    项羽笑著点了点头。

    范增又问,“说要上郡?怎麽说的?”

    第一问都不用项羽回答,必定是王姬开了口,只是要上郡的理由是什麽呢?怎麽说服了项羽。

    项羽笑著把周寧说的理由对范增复述了一遍,说到第三条和第四条的时候,难免就要解释一下他们已经约定婚约之事。

    范增听罢,虽不满周寧妒妇之言,但神也缓和了些。

    其取之,必先予之,周寧虽然是子,但其才智见识却胜过世间大数男儿,但到底也只是个子,既然心中有大义,掛念黎明百姓,此事也不是不能允了,如此既可北击匈奴,也可表达羽儿的诚意,心甘愿、死心塌地的为羽儿谋划。

    项羽见范增神舒缓,心中一,腔就再次被愉悦和安寧充盈满胀,连带著眼神都和了下来,此时他才明白为什麽他都应了,先生还是要与他分说理由,原来是为了此时,不愿他与亚父起爭执,说了理由他能说与亚父,先生的理由是先生的温。

    项羽膛一片温暖,心脏欢快的跳著,带著浑的都热了起来,他好想去见先生,去向道歉赔罪,他这个武夫,竟此时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暗藏的温。

    项羽现在满心满眼的都是他和周寧的两相悦,但范增却还有颇多考虑和顾虑,他道:“上郡那还有二十万秦军降卒呢,老夫记得那是王姬手下的人领走的。”

    项羽听罢,不觉得如何,他笑道:“依九原郡如今的况,上郡便算是边境了,先生想要做出一番功绩,好与我一夫一妻长相廝守,迟早要和匈奴对上,这二十万大军正好可用。”

    话是这样说,但范增还是觉得有些不妥,万一不北上,反而南下呢,那可是二十万大军吶。

    范增瞇起眸子,道:“既然王姬剑指匈奴,那不如將九原郡也划给王姬,如此王姬用兵也算名正言顺。”

    农耕社会,土地和百姓是本,有人有地,才有税收和士卒,多得一郡,那就多一郡的土地和人口,这是好事呀。§本§作§品§由§思§兔§在§线§阅§读§网§友§整§理§上§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