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
br />
各诸侯將领面对项羽不敢有反意违背,事事听从指挥号令,故项羽虽为楚帅,可实际已为整个反秦阵营的统领,所有的將士都归他指挥。
这样的局面、这样的地位,是他一刀一枪,用实力打下来的,二十六岁的项羽意气风发,如今他的威势更胜他叔父曾经。
如此得誌时刻,项羽又如此年轻,可他气盛的在营帐外看各诸侯將领的谦卑之態,他独自在帅营想著自己的心事。
项羽的左手挲著一个锦囊,锦囊上绣的翠竹线有些磨损,想来主人家没將此香囊拿在手中把玩。
破釜沉舟的前一夜,他有想过要不要打开锦囊,那样的险局,他面上沉稳,可心中也是没有把握的,而他定下的战略很极端,那一战要麽胜要麽死,而死了自然是再也见不到先生了……
也是到了那一刻,他才终於想通了先生的话,什麽“当他决定再也不见”。
曾经他无比確定自己的心意,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舍下先生,但先生的预言……
此战他们胜了,经历了破釜沉舟,看到了秦將涉间寧可**也不投降,他悟了,当他决定死亡便是他决定再也不见先生之时,所以,他……会战败而死?!
账外,士兵高声稟告诸將已至,项羽將锦囊重新收怀中,唤他们进帐。
对於如何对付章邯的问题,曹咎傲然道:“当初咱们不过八万人马,就能打得他们溃败而散,如今我们有三十万大军,对付一个手下败將,直接大军过便是。”
项羽肃著脸没有说话,看不出讚同与否。
黑惦记著自己此次的任务,急忙出声道:“我认为我们不能急攻。”
“为何?”屋及乌,项羽对周寧手下之人极为客气。
黑解释道:“王离大败的战报必定会送回咸,这是秦军前所未有的大败,胡亥和赵高不是明君贤臣,不会理解胜败乃兵家常事,势必会派人责问章邯,章邯生恐惧之心,咱们或能刀不刃尽收章邯之兵。”
项羽闻言笑而讚道:“將战局与朝廷相联係,思虑如此全面,不愧是先生手下的人。”
各诸侯军將领都应和著项羽的话夸讚黑,心裏却在想,是哪个先生。此时的各诸侯军將领因项羽和黑的缘故,对周寧生了几分好奇和敬畏。
项羽又道:“我也认为不能急攻。”
他的理由和黑不同,他没有考虑咸那边的反应,只是纯粹从兵家的角度认为不可。
“如今我们在章邯军营的西面,他们背面是巨鹿、赵地,而东面和南面皆被河水阻隔,已然是个绝境。”
《孙子兵法》有言:“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所以他认为不能急攻,无路可走的秦军急反扑,即便他们能胜,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於是项羽虽渡水而来,却也只与章邯相持,而未开战。
项羽这边胜券在握,刘季开始慌了,若是项羽先关,那自己的关中王就没戏了呀。
“吕泽,你派人给周寧传信,告诉昌邑打不下来就算了,別耽误时间,咱们合兵先往西走。”
三日后,收到刘季催促的周寧带著三万大军从昌邑城出发。
这一个多月,只有半月时间在父,其余时间都在昌邑。
有时候脚踩双方好啊,遇到秦军驻守的城池,那由秦吏组的报分部便能借由职务之便,为提供一些秦军部的消息,亦或者在想要某城时,他们可作为守城秦的“自己人”替劝降。
而遇到被起义军攻破的城池,的报分部虽然因为份问题要低调行事,但可以转而宣传反秦思想,为招揽兵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