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母慈子孝



    朱樉问道;“父皇,难道雄瑛不是在棺椁之中苏醒过来的吗?”

    朱棡与朱棣也有着同样的疑问。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子,笑着将朱雄瑛被发现的经过和现在所住的位置一一和他们说了出来。

    三人一听,连连惊叹,心道;“雄瑛这孩子真是福大命大造化大!”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居然能奇迹般的生还?”

    “待他长大之后,必是咱大明的又一代明主!”

    他们互相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惊愕与惊喜。

    朱元璋继续道;“你们这次回来,原是怕你们的母后熬不过去,才不得已下诏书将你们召了回来。”

    “现在你们的母后已经无恙,但你们同时回来,总得要有个说法不是,否则容易引起你们母后的怀疑而伤心。”

    “因此千万不能让你们的母后知晓你们是为了她的病情而来,明白吗?”

    “儿臣明白!”

    三人答道。

    朱樉又问道;“父皇,要是母后问起咱们同时回来干什么,那咱们如何作答?”

    朱元璋笑骂道;“这还不简单?”

    “你们就说先前接到朝廷的诏书,闻听雄瑛薨了的消息,每日悲痛欲绝,又怕父皇与母后伤心难过,所以上书给父皇,想来一趟京师。”

    “一是为了想陪陪父皇与母后,让咱们二老宽心。”

    “二也是为了想看一眼雄瑛的坟墓,以慰自己伤心之情。”

    “儿臣懂了!”

    朱樉接着又狐疑的问道;“父皇,那名八岁的孩童是咋回事?”

    “莫非是雄瑛?”

    朱元璋笑道;“不是雄瑛还能是谁?”

    “谁能在八岁就有这等本领?”

    “真是雄瑛?”

    “雄瑛还有这等本事?”

    三人俱是惊疑的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无奈的道;“雄瑛说是一位神仙告诉他的,其余的咱也不清楚。”

    说着,站起身,挥挥手,“走,跟咱见你们的母后去!”

    …………

    坤宁宫,马秀英正站在纺车旁,边等着从藩地匆匆而来的三个孩子,边仔细的打量着朱鹰送给她的纺车。

    病刚好些,她就闲不住,见这么一款新式的纺车摆在眼前,她就东瞅瞅,西看看,有些爱不释手。

    女官韩采芹笑道;“皇长孙可真有本事,不仅能治好您的病,还能造出如此新奇又节省人力的纺车出来,真叫奴婢佩服!”

    马秀英一边摩挲着纺车,一边略带骄傲的笑道;“大孙如此,吾心甚慰啊!”

    “儿臣拜见母后!”

    朱樉、朱棡与朱棣刚一进坤宁宫,就看见他们心心念念的母后正站在一个造型奇怪的纺车边,与女官韩采芹正在交谈。

    他们立即跪下叩首。

    “吾儿快快起来!”

    “是,母后!”

    三人爬了起来,再抬眼望向马秀英,见马秀英的脸清减了不少,没有了往昔雍容华贵之态,都是眼含热泪,声音哽咽。

    韩采芹半蹲着向他们施了一个万福,赶紧退到一边。

    “吾儿莫要难过,母后现在的身体不是已经好了吗?”

    说着,慈爱的打量了一下他们,又是欣慰又是心疼的道;“吾儿在藩地受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