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三国演义



    小春子摇头:“话本什么的,趣味性太差,王爷说,要历史演义或武侠故事才好看!”

    陈文镛纳闷,“何为武侠?”

    小春子一副为难的表情,“大概就是,游侠的故事吧!”

    陈文镛恍然,“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若把吸引眼球的案件,与游侠的故事相结合,确实有些看头。”

    喝了一杯酒,脑子里开始琢磨什么样的故事比较能吸引读者。

    论历史演义,听说有个叫罗本的人,写了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很不错。可惜此人当过张士诚的幕僚,书商们害怕受牵连,一直都没人敢出版他的作品。

    若能找到书稿送给王爷看,得到许可,便能在报纸上连载了。

    至于游侠的故事,陈文镛觉得朱元璋的经历就很传奇,从一个讨饭和尚到九五之尊,古往今来没有比这更励志的了。

    奈何给他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写,未免有些可惜啊!

    至于其他游侠,写谁比较好呢?

    陈文镛边喝边想,不觉间冷落了小春子。好在后者气量颇大,也不以为忤,优哉游哉的自行吃东西。酒席后各自散去,依旧回秦王身边伺候。

    却说这一日,朱爽问及报纸发行情况,小春子提及陈文镛为了提高销量,准备闭门造车写武侠小说。

    朱爽闻言一笑,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勇于动手写是好的,却也不是非得自己写才行!”

    小春子道:“王爷的意思是,请人代笔?”

    朱爽道:“发个征稿启示,给作者按字算钱,不就行了嘛!”

    小春子道:“王爷妙想,胜过吾等百倍啊!”

    朱爽呵呵一笑,不再理他。

    小春子则趁闲暇时,将朱爽的想法说与陈文镛。后者听了拍案而起,惊喜道:“王爷妙想无双,果不是吾等所能及啊!我这便写了征稿启示,印在明日的报纸上!”

    陈文镛说完,挥笔写罢,大笑着跑出门。

    转过天,《关中明报》便印了高价征集通俗小说的告示,单本纹银百两起,看的一众闲散文人心痒难耐,恨不能立刻提笔写出一部书来。

    却说一个叫罗绅的中年文人,在客栈内瞧见报纸上的告示,心中狂喜,暗暗道:“祖父晚年,一直想把他的著作出版。奈何曾为张士诚效力,竟无一人敢印他的书。若能在秦王府的报纸上刊登,也算了了祖父一桩心愿。”

    原来此人正是罗贯中的孙子,虽考得秀才功名却一直不曾中举,平日里在杭州读书,偶尔回祖籍太原。

    之所以来西安,是因为在太原府见到诸多新奇之物,一时好奇来此游玩,不想有此机缘。

    转过天,罗绅按报上的地址,来到秦王府旁一处小院门前,向门子说自己想要投稿,很快见到所谓的主编陈文镛。

    寒暄几句后,陈文镛问都有什么书稿,何人所作。

    罗绅道:“乃是家祖生前所写,一直未曾出版,闻听这里收稿,故而冒昧登门。”

    陈文镛道:“却不知都有什么作品,书稿可曾带来!”

    罗绅道:“家祖生前著作颇丰,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等,小弟生平最喜三国,故而带一个手抄本在旁。”

    陈文镛惊喜万分,这真是瞌睡了遇到送枕头的,万万没想到,随便发一个征稿启示,转过天就人送书稿上门,还是传闻中的《三国演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