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苦蝤-第2/6页





    昨日出山之前,苦蝤、雷公二人便定下了夜袭之计。郡兵全军覆没,孔邑遇刺生死未卜,苦蝤料定元氏城中空虚,不敢派兵出城,于是跟雷公倾巢出动,故意多打火把,显得声势极为浩大,其实三分之二都是老弱妇孺。苦蝤与郭家有灭族之仇,自然提议先劫掠城外的坞堡,然后再围元氏,而根据情报,李家坞、阎家坞、郑家坞等早已将族人、财物、粮草都转移到了元氏城中,只有郭家坞、梁家坞没有任何动静,因此雷公只能选梁家坞,郭家坞自然是归苦蝤。

    --------------------------------------------------------------

    卯时(凌晨5点),披甲佩剑、一身孝衣(白衣)、额缠白巾的苦蝤站在郭家坞南门外的一处空地上,面无表情地注视眼前的战场,苦蝤身旁不知为何停着一辆轺车,车上坐着两个腿部裹着层层棉布的男子,身后地上则坐卧着数百同样额缠白布的山贼精锐,为首的是个果劲健壮的瘦脸汉子。昨夜子时,苦蝤先命数千老弱分成几队填埋壕沟、不计代价地强攻,以消耗对方箭矢,两个时辰后才撤下死伤过半的老弱,令四千山贼精兵开始不停歇地围攻四门,与此同时,他命亲信陈达率三百敢死之士在南门外整装待命,似乎在等着什么。

    苦蝤,原名陈祯,字子祥,年二十二,为元氏大姓陈家长子,光和六年(公元183年)行冠礼后在时任常山相冯巡【1】的推荐下入太学习经。没想到刚到洛阳没多久就爆发了黄巾之乱,好容易等黄巾之乱被平定,传来的却是“陈家勾结黄巾谋反,被族灭”的消息,从此陈祯便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得知陈家长子潜逃在外的消息后,郭家重金募刺客暗杀陈祯,幸好侍卫陈达武艺高强,数次保护陈祯死里逃生、化险为夷。为了查明事情的真相,陈祯隐姓埋名,一路昼伏夜出地潜回元氏,经过多方查证,终于确定是与陈家有隙的郭家,勾结新任常山相蔡胤陷害陈家谋反,由郭耽率郡兵将陈家上下数百口族灭。陈祯本来是个性格开朗的有志青年,逢此剧变后变得沉默寡言,性情大变,他改名为“苦蝤”,隐匿在元氏西边的白石山中,一方面虚以大贤良师高徒的名义为患“伤寒”之症的贫民免费诊治,广收信徒;另一方面在陈达的辅助下火并了白石山中的其他山贼头目,从而拥众两万人、精兵七千,静待时机出山报仇。

    两个腿上裹着棉布的男子正是一个多月前因保护郭韬、郭威不力而被打断双腿、丢在庄外的家兵头目,他俩原以为自己难逃一死,没想到次日夜里竟被几个黑衣人救到了元氏西边的白石山中。两人对郭弘恨之入骨,因此陈祯刚一开口,他俩便许诺联系自己的亲信作为内应,在陈祯攻打郭家坞时打开堡门、接应大军入堡,而此时陈祯、陈达正是在等南门的内应打开堡门,只是已经用火把发了数次信号,仍是丝毫不见动静,让这两个前郭家私兵头目颇为心焦。

    果劲健壮的瘦脸汉子正是陈达,年三十许,神情冷峻、气势不凡。

    卯时两刻(凌晨5点半),红红的太阳刚刚在地平线上露了个头的时候,攻打南堡门的山贼精兵突然发出一声欢呼,随即纷纷往洞开的堡门里冲去。陈祯见状拔出佩剑,一声令下,与陈达率三百敢死之士疾速向堡门奔去……

    卯时四刻(凌晨6点),陈祯、陈达攻下南堡门后,郭咸、郭韬、郭威等人率兵退守郭家宅院。陈祯调来近千弓弩兵,从邻宅的房顶上对郭家院中一阵齐射,随即命人以撞木砸开院门,两边开始最后的短兵相接。

    卯时六刻(凌晨6点半),因寡不敌众,郭咸、郭韬、郭威等人相继被擒下,郭家剩余家兵下跪乞降,却被陈祯下令全部射死。等披头散发、灰头土脸的郭弘被陈达掷到院中的时候,陈祯突然一阵凄厉的大笑,笑了许久之后,他一脸狰狞地对郭弘吼道:“郭老狗,你可认得我?”

    “哼!”郭弘一声冷哼之后,闭口不言。

    “去岁你贿赂狗官,冤杀陈家上下数百口,怕是想不到会有今日吧?”陈祯见郭弘一声不吭,冷笑两声后,咬牙切齿地道,“今日我要在你面前将你子侄千刀万剐,将你妻女百般凌辱,我倒要看看你这老狗能嘴硬到何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