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遇袭-第5/8页





    宋敏、孔勖进屋之后,见孔邑已然恢复清醒,皆大喜,尤其是宋敏,孔邑昏迷这两天他暂行孔家军步骑统领,压力大增,生怕出一点差错,此时终于放心了。他长吁了一口气,眼眶湿润地道:“阿稚……文都,你终于醒了!”而孔勖也在一旁以袖抹泪道:“大兄……文都……”

    “敏奴、阿勖,你们受累了!”孔邑感动地道。

    军情紧急,此刻不是哭的时候,于是宋敏收拾心情,将“苦蝤、雷公率兵夜袭郭家坞、梁家坞”的情报赶紧告诉了孔伷父子。

    “那郡司马郭耽和他麾下的四千郡兵呢?”孔邑一脸不解地问道。

    宋敏想起孔邑刚刚清醒过来,便简短地将他昏迷这几日所发生之事讲述了一遍,原来从当日中箭开始算,孔邑已经昏迷了三天两夜。

    当日孔家军刚离开元氏不久,元氏县寺便遭到数十名刺客的偷袭,这些刺客分为两拨,人多的一拨强攻县寺后堂孔伷、孙氏等人的住处,人少的一拨则攻下元氏狱,将里面的囚犯都救了出去。幸好来异、王绪警惕性高,将强攻后堂的数十名刺客全部击杀,只是劫囚的十几个刺客却逃了出去,而且竟然轻松地攻破了陈邈把守的东城门,逃之夭夭。

    孔家军击败偷袭的一千三百多步骑后,便在苏阳道口扎营修整,不久之后两个医匠在左秀等数十骑兵的护送下赶到孔邑营中,两个医匠赶到之后便开始为孔邑、吴疆取箭簇。箭簇刚刚取出,孔邑便昏迷了过去,虽然孔邑胸口的伤口颇为吓人,但医匠仍认为孔邑有五成机会生还,原因有四:

    其一,孔邑虽然左胸中箭,但他稍稍避开了心脏,没有伤及要害,否则定然是当场毙命;

    其二,因射手距离较远,而孔邑和吴疆均身披重铠,故箭簇射入的部位并不深;

    其三,出征之前,孔邑、宋敏、孔勖、霍弥、戴邵等将领以及秦泽等亲卫步卒和赵云等亲卫骑兵在来异的建议下,都贴身裹缠了两层丝绸,然后才在外面穿上禅衣和铠甲,因此取箭簇较为简单,不用担心倒刺加剧内部损伤,造成内出血而死;

    其四,孔伷命左秀带来了名医华佗留下来的金疮药,此金疮药对止血有奇效,故孔邑并未因取箭簇造成出血过多。

    虽然孔邑有五成机会生还,但吴疆因取四个箭簇时失血过多,医匠认为他只有两成活命的机会,幸好吴疆身强力壮、皮糙肉厚,虽然这几****有时昏迷、有时清醒,又反复高烧,但清醒时仍能饮些温汤,喝些米粥,不过至于是否能活下来,医匠说也只能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当日取出箭簇之后,宋敏便派人找了两辆辎(zī)车【2】,将昏迷不醒的孔邑、吴疆小心翼翼地平放在车上,然后全军押送着二百多俘虏慢行军返回元氏。

    虽然从俘虏口中确认了这次偷袭乃是蔡胤、郭家、梁家在背后指使,但一则孔邑昏迷不醒,二则西边的山贼动向不明,于是孔伷思虑再三之后决定暂时按兵不动,只是命宋敏、孔勖、秦泽、赵云等人和霍弥曲将县寺守的密不透风,命戴邵曲占据北城门,左尉贾烈率两百县兵占领西城门,而来异屯、王绪屯在外刺探军情、监视郭家和梁家的动向。仿佛达成某种默契一般,蔡胤族弟蔡彪带兵占领了南城门,郭豹率骑兵和右尉陈邈率两百县兵占据了东城门,而郭家、梁家全都缩身在坞堡之中,如同突然销声匿迹一般,整个县城充满了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不知情的县民都以为孔家军被山贼击败,加强城防是为了防备山贼,只有少数知情的人晓得县君和国相马上就要撕破脸斗个你死我活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晚来异带人监视郭家坞时撞见数十人在坞堡外围攻一个高大汉子,高大汉子似乎勇猛异常,虽然身中数刀、衣衫尽赤,但依然杀死了对方十几个人。来异见围攻高大汉子的都是郭家私兵,便带人救下了他,等救下来之后,来异惊诧地发现此人就是当初曾与孔邑比试骑射的郭家骑奴,却不知为何他受到自己人的追杀,身负重伤。

    孔邑遇刺第二天传来消息,郡司马郭耽在数日攻白石山苦蝤无果后,于昨日夜里撤军,却在西阳道遭了苦蝤和雷公的埋伏,全军覆没,自己也亡于阵中。与此同时,中山张牛角、常山褚燕、上党孙轻、赵国王当、河内于毒等皆反,纷纷劫掠郡县、杀害长吏、焚烧官寺。常山北部,褚燕数日便攻下灵寿、井陉、蒲吾三县,据闻沿途多有流民、百姓加入,现已拥众六七万,并在昨晚将真定团团围住。真定令见贼势甚众,竟然弃城而逃,幸好真定左尉、右尉暂时稳住了形势,连夜派人来向国相蔡胤求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