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精骑-第4/5页





    蔡胤一开始好像没听到一般,黄冲也唤了他几句后才反应过来,连声道:“满意,满意得很。”随即又一脸不舍地道,“吾怎可夺君所爱?此事不妥、不妥。”

    “明府此言差矣,此二人乃我义女,她们仰慕明府高才,自愿侍奉左右,何来夺我所爱一说。”郭弘一脸严肃地道。

    “哦?既然如此,那吾只能却之不恭了。”蔡胤把一直盯着两女的眼神收回,命人暂停乐曲、将两女好生安顿下来,随即和黄冲对视了一眼后,慢条斯理地对郭弘道:“郭君来的正是时候,吾闻君和孔家因‘争田’一事几乎发生冲突?”

    “明府,孔家子太过仗势欺人,明明那一百二十顷上等良田为我郭家私产,孔家子却带家兵殴伤我族人、门客,又强行将我幼子、从子扣留营中,还对他二人百般折辱,此等恶行简直目无法纪,明府万万不可姑息啊。”郭弘选择性的讲述道。

    “郭公,此事吾之过也,吾还没来得及将此事知会田曹(和谐)、县寺,因此孔县令并不知此事,欲购这一百二十顷上等良田以给养家兵,所以才发生今日之事。”这时主簿黄冲插嘴道。

    郭弘心想:“什么忘记?明明是你主子要将这三千金中饱私囊。”当然此话不能明讲,他只能继续哭诉道:“黄主簿,那孔家子命人用足衣塞在我幼子、从子口中,我那幼子、从子何时受过如此污辱?他孔家实在欺人太甚啊!”事实上,一亩良田可卖到四、五千钱,一亩膏腴良田甚至要上万钱,一百二十顷就是一万两千亩,市价要卖四、五千金(取一金换一万两千钱),郭弘只付了三千金,也是占了大便宜。

    “这的确有些过分……阿冲,此事你和郭君仔细商议一下,县寺那里,吾看此事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好。”蔡胤考虑了一下道。蔡胤其实多少还是有些惧怕孔伷这个兖州名士,毕竟孔伷是老牌党人,据闻又和汝南袁家、尚书令卢植、大将军掾韩卓等关系匪浅,若遭他弹劾便不好办了。

    郭弘一听蔡胤要和稀泥,心里虽然不悦,但亦是无法,想了想道:“明府,那昨日我们所谈之事?”

    郭弘指的是今岁孝廉之名额,如今郡国每二十万举一人,常山国本来人口六十多万,孝廉可岁举三人(每年三个孝廉名额),可黄巾之乱后,常山国人口已不足四十万,孝廉只能岁举一人。蔡胤为讨好中常侍,早就将此名额许给张家,因此郭弘无论怎么相求,他都不置可否,现在郭弘又提出此事,毕竟自己刚收了对方一份大礼,于是蔡胤眼珠转了转,慢慢地道:“郭兄,非是吾不愿帮你,你也知道,黄巾乱后,吾国人口锐减,已不足四十万,孝廉只能岁举一人,君莫非要和张家相争么?”

    “明府误会,我郭家与张家本为一体,怎会相争?”郭弘当然不愿得罪张家,于是赶紧解释道。

    “吾就说嘛,不过……”说着蔡胤看了黄冲一眼,于是黄冲边捋着长须边继续道:“郭公,此事也并非完全无解,吾闻西边诸山谷中藏匿了七、八万山贼、贱民,皆因不肯缴纳赋税才逃到山中。如将这些贼人、贱民算上,孝廉自然就变成岁举两人了,那郭公便可高枕无忧了,呵呵……”

    “噢……原来如此,黄主簿高见!”郭弘多么精明,晓得蔡胤这是要郭耽率郡兵去击山贼,这样既能给他增加政绩,又能增加人口,同时也解决了孝廉名额的问题。“蔡貔貅你个老狐狸!把乃公逼急了我也去雒阳买个太守,看你再怎么装…………”郭弘心里骂道,但是表面上仍得装作感激万分的模样。

    正在此时,突然有人禀报郡兵骑兵曲似要强攻县西军营。蔡胤一听脸色一沉,向郭弘问道:“郭兄,此为何意?”

    “明府恕罪,此必是郭豹担心幼弟,擅自率兵去向孔家子要人。”郭弘见蔡胤动怒,忙离席请罪道。

    “郭兄,你糊涂了?郡兵和县令家兵刀、戈相向,这传到高邑让吾如何对州牧解释?主簿何在?”蔡胤刚刚拿了好处,也不能对郭弘太过严苛,只能冷声提醒他道。

    “臣在!”黄冲离席行礼道。

    “你速与郡功曹张歆,偕县廷掾阎宗往县西军营命双方罢兵,不得有误。”蔡胤下令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