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贼-第4/6页





    -----------------------------------------------------------------------------

    正月二十五一早,孔伷一行人离开朝歌,小心翼翼地沿官道往东北行去,一路过淇园、淇水,来到荡阴西南的黑山附近。淇园位于淇水南岸,占地甚广,据传为西周卫武公(公元前812年—公元前757年)时修建。“淇园出竹”,本朝光武皇帝时,威侯寇恂曾为河内太守,“讲武肆(嗜)射,伐淇园之竹,为矢百余万”。黑山,因山上的岩石呈灰黑色而得名,位于太行山脉的南端,在朝歌以北,荡阴以西,黑山往北有赵国的西山,往西有隆虑山、大号山,往南则是朝歌附近的鹿肠山。因黑山、鹿肠山附近山峦叠嶂、林木茂密,又处在司隶、冀州、兖州三州交界,地形复杂,故不少乡民为了躲避赋税而藏身山中,去岁于毒、左髭等人趁势而起,本想赌一把,不想才一年不到黄巾即全军覆没,于是众人便藏匿山中,静待时机。

    孔邑、来异等人在黑山附近万分小心,生怕遭到山贼偷袭,然而和经过鹿肠山时一样,连个山贼的影子都没见到。就在孔邑觉得自己多虑了的时候,前方侦骑回报:“荡阴县城被数千流民包围,城门紧闭。”孔邑听了心中一惊,在禀报过孔伷之后,众人折向东,过荡水,往荡阴北边的羑(yǒu)里城行去。羑里城是商朝时的监狱,当年西伯姬昌被囚禁在此长达七年,姬昌在狱中并未放弃,而是潜心治学,将伏羲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并著《周易》,因此羑里可称得上是《周易》的发源地。不过商朝的监狱如今已变成一座大土堆,土堆之上只有一座孤零零的文王庙,再无他物。

    孔邑等人此时当然没有怀古的心情,在安排好人手探听消息、清理文王庙之后,孔邑先去安慰了下受惊的孙氏、吴苋等女眷,见到孙氏后,孔邑才知道昨夜开始低烧的大婢今天出现了高烧、畏寒的症状,同时盛姬和几个家兵也开始低烧。“莫不是‘伤寒’复起?”孔邑心想。

    孔邑的猜测很快得到证实,侦骑带回来附近一个乡民,乡民早就被骑士吓破了胆,知无不言。原来几天前,大疫起于冀州,很快传到荡阴、朝歌等河内诸县,本来荡阴县城外聚有不少流民,依赖官府的赈济才活了下来,但是现在“伤寒”复起,流民因缺衣少食纷纷病倒,而官府又穷于应对疫病,断了赈济,于是流民便聚众闹事,据说只昨夜就洗劫了两个县中大户的庄子。闻听此言,孔伷、孔邑、来异等人大惊,孔邑忙命人将病患隔离开来,又派来异、霍弥等人立即开始深挖壕沟、伐木扎营,以备贼寇偷袭。

    到了亥时(晚上9点)左右,以大土堆为中心的一个简易营寨终于搭得七七八八,只差营门就算完工了。孔邑、来异、霍弥等人匆匆用过飧食,正聚在一处商议后续安排的时候,巡夜的骑士回报,抓到一个自称是陈留人的山贼,说有要事相告。孔邑、来异等人武艺高强,不必担心刺客,于是一声令下,一个五十多岁、衣衫褴褛的瘦弱老者被人带到孔邑等人面前。见到孔邑之后,老者竟然跪地行礼道:“小老儿拜见少恩公!”

    孔邑见老者可怜,便走到他身前,亲手将他搀扶起来,又命人取来一个胡床,扶他坐下,然后问道:“阿翁,你我似未逢面,何来‘少恩公’一说?”

    “两年前,陈留城外,少恩公和恩公亲自为流民分发粮食、冬衣,小老儿与我孙儿便在其中,如果不是少恩公和恩公,我们早已饿死在路边了……”老者似颇为感动,说着说着就哽咽起来,接着仍要起身向孔邑下跪。

    “阿翁,实不必如此。”孔邑赶紧将老者扶起来,安慰了两句后又道,“阿翁,你说有‘要事’相告?”

    “啊!此事十万火急,少恩公一定要离开此地,黑山左帅、杨帅和于帅三人要不利于少恩公!”老者急忙道。

    “哦?阿翁可知三贼的兵力和具体安排?”孔邑闻言先是一惊,随后冷静地问道。

    “这个……因为我是在大眼寨,只知杨帅手下有一千多人,左帅和于帅手下有多少人却是不知,不过这些人并非都是青壮,很多老弱妇孺都是如小老儿一般被挟持上山,只是种田、织布而已。”老者想了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