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少年的过去



    沧月帝国里的人,在他们六至十二岁期间,可以前往赐灵神殿进行觉醒仪式。成功觉醒的人,身体能够吸收灵能,创造出一种拟态物品,并于与物品属性相同的灵能产生共鸣,称为“赐灵化物”。赐灵化物无法被夺走,会随着持有者的实力提升而成长,持有者死亡后会消失。此外,每件赐灵化物除了形态不同外,还有独一无二的“赐灵”能力,当进入了满足指定条件的环境时,便能大幅增加持有者的各种属性。譬如“赐灵”效果为“河川”时,持有者在进入河流中时便会变强,而且修炼和灵能的回复也更快。

    “赐灵”的触发条件往往与“赐灵化物”的属性相近,例如“赐灵化物”的拟态物件为斧头时,“赐灵”的触发条件往往与树木、金属有关;当“赐灵化物”的拟态物件为“鼓”时,“赐灵”的触发条件便与“声浪”有关。

    赐灵修士分为四个等级,对应凡阶至圣阶,分别为“信奉者”、“执着者”、“得谛者”及“天启者”。

    关于赐灵修士的由来,沧月帝国的国史中记载,上古时期,恒法星的人类无法像其他智慧生灵般随意操控灵能,只能任由其他种族蹂躏。当时有一只种族名为“天神族”,外貌与人类十分相似,也正因如此,它们是唯一庇佑人类的种族,然而,它们的庇佑也不全然是好的,天神族只是将人类当作为他们提供廉价的劳动力而已,从未有重视和尊重过人类。

    第一纪元末时四合星形成,恒法大陆发生了最严重的混战,各大古族之间互相征讨,包括天神族在内,许多繁盛的种族渐渐衰亡。亡族之前,天神族的在任族长阿胡拉将希望寄托在了他们奴役的人类身上,他将自身的神性分给了部分忠诚的人类部下,奇迹诞生了,他们获得了阿胡拉本身火与光系的灵能,而且身体内还诞生了各种不同的灵能凝聚物,辅助自身的修炼。这门职业被称为“神谕者”,他们所觉醒的物件则被称为“神之御物”。

    阿胡拉发现从他那里获得神性的人类,在修炼灵能时也会反馈一小部分的能力反哺自己,因此向人类大量分发自己的神性,并以宗教形式管理人类,将自己包装成至高无上的“真火善神”,是为人类的救世主,所有人类都是他的信徒,成立了“拜火教”。自此第一个由人类组成的具规模性的组织在恒法大陆上诞生了。

    恒法大陆的人类崛起使他们获得了与其他大陆人类交流的机会,了解了其他大陆人类的文化后,部分恒法大陆人类很快便意识到了拜火教所施行的强迫宗教治理和盲目崇拜是极不合理的做法,仅能使用传承自真火善神的灵能和神之御物更是对人类的不公平。当中有一名名为诃利的人类,他带头反抗拜火教的蛮横统治,结果被驱逐出境,他带领数万信徒一路披荆斩棘,穿过古族纷争的战场,来到了遥远的西方,搜索昔日天神族留下的遗产。

    终于,诃利在天神族的遗址中寻获了可以让人觉醒完全属于自己的灵能的神物“赐灵宝珠”。柯利将宝珠中的觉醒仪式复刻成十几份,分给手下使用,他为不受拜火教管辖的觉醒者安了一个新的职业名字,名为“赐灵修士”,觉醒的物件则被称为“赐灵化物”,除了名称不同、觉醒的灵能属性不再局限于光系和火系之外,其他方面都与拜火教的“神谕者”一致。

    再后来,诃利吸纳了更多前来投奔自己的人类,拜火教多次以讨伐“异教徒”为名对他们发动的战争,皆是被挡下。诃利等人成功开垦了西方土地,在恒法大陆上开辟了一片不受任何古族支配,真正意义上独立的人类国度——沧月帝国。

    沧月帝国的人民对诃利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之情,甚至要为他封神,但被诃利拒绝,原因是他不想沧月帝国成为第二个拜火教。在国家的根基稳固之后,诃利便将国家的要政交给了手下和贵族形成的内阁,自己悄然辞去国王之位,自此不再出现在民众的视线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