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幕:苦石镇(4)



br />

    这一次,西德先生再没讲什么“太累了,慢一点”之类的抱怨话,毕竟他先前见了那一家三口的惨状,已是被嚇得不轻。而冬青又在话里话外暗示那个怪可能还在野外游、要是不在天黑前赶到城镇怕是会有危险云云,更是得他握韁绳,哪怕把手磨出了也一刻不敢放松。

    既然是急著赶路,西德能支撑自己別从马上掉下来就好了,自然不会再找冬青聊天。而冬青虽然在骑上更有些余裕,但脑子里被別的东西占满了,也没有开口的心思。

    整合军在吸收了千余名染者矿工之后,被整编为五营兵马。而塔拉的近卫中队也在冬青的建议下將规模扩充为大队,其中补充的绝大多数都是从矿工中选出的积极分子。塔拉有著全军最高的武力值,自然是不需要被人保护的,扩充近卫队主要还是为了现出对新员的信任与重视,让他们能有更多的归属。

    在攻打矿场的作战中表现优异的一批战士都获得了升迁,正好扩编后的队伍也需要更多的指挥人员。不过塔拉在对矿工们进行改编的过程中,还是尽量顾及了他们自己的聚集习惯,并没有强制將所有人打散再重新分配。另外,也將中队长以下的基层军职开放给颇有声或者在训练中表现突出的新员。

    总上来说,此次的整编和训练过程颇为顺利。毕竟矿工们的组织度很高,与顛沛流离、尔虞我诈的流浪者们不同,他们习惯于服从命令和互相合作,正是当兵的好苗子。

    这一点在歷史上也多有例证:在冬青原来的那个世界里,戚继威震天下的戚家军就多招收温州的煤矿工人;以矿工和烧炭工为主力的太平军则十分罕见地在起义初期就对军有战力优势,相比于他们的革命前辈,李自则一直要要等到大后期才能与军锐有一战之力;闯军从一见曹文詔就哭爹喊娘到砸烂他的狗头也足足花了四年时间……这两者之间的差距自然是十分明显。

    另外,严苛的矿场环境在客观意义上起到了筛选的作用,能够活下来的都是青壮年。尽管现在他们大多还因为营养不良而显得虚弱,但只要供给充分的饮食,很快就能恢復过来。现在塔拉的手里有一千名组织度,听命令、会协作的青壮年,只要佐以合適的训练方式,用正確的理论把他们组织起来、武装起来,那就足以在这偏僻之地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话虽如此,这次的训练冬青却没有怎么过问,反而是塔拉跑上跑下的、不停在士兵们面前脸。这也是他与塔拉商量后的结果,最近一段时间他觉得自己的出镜率有些过高,几乎什么事都在管,这使得整合军部的权力结构出现失衡的危险,因此冬青决定退居二线,让荣升“八十万整合军教头”的瓦莲京娜直接向塔拉负责。

    塔拉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冬青会私底下给建议,但最后的命令全都要由这里发出。而实际上,这些工作塔拉自己也能胜任,甚至能比冬青做得更好,而其他的战士们也不再是被的输者,他们能够反向输出到整合军的领导核心,对训练计划进行有针对的修正。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变,这意味著这支队伍在穿越者施加的“第一推”之后,已经能够自己维持前进的力,这不能不使冬青到欣。

    但即便如此,整合军在短时间也没有克服最大的一个短板—攻坚能力不足的办法,没有重武,就算野战能力再好,敌人一躲进城堡里,大家也只能干瞪眼。而卡拉城之战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困境,全出啃城墻或许能把卡拉城打下来,但绝对要面临一场惨胜,打完之后整合军也差不多报废了。

    当然,报废并不就意味著失败,只要没有被建制的歼灭,冬青可以很快又重新拉起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但现在不行,目前为止,托某些试图养寇自重的大人的福,整合军只面对著湼瓦山郡本土力量的威胁,但这必然只是暂时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