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幕:卡特琳娜(2)



br />

    卡特琳娜嚇得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了,只觉浑冰凉、四肢无力,好像骨头被人给走了一样,若不是被有椅背托著,就要像一摊泥似的到地上。

    “没必要这样,卡特琳娜小姐。您的这些话不会冒犯到我,我完全能理解您的力,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冬青显得毫不在意,

    “更何况,我还不至于因为一位士发点小牢就对怎么样。”

    “谢您的宽宏大量,冬青先生。我……我实在是太失礼了。”

    卡特琳娜了眼角快落下的泪珠,言语中有一劫后余生的喜悦。

    “您不用那么怕我的,这样搞得好像我在欺负您似的。”

    冬青一脸无辜的样子,说笑著抱怨了几句。

    卡特琳娜干眼泪,小巧的鼻子了几下:

    “抱歉,冬青先生……都怪卡特琳娜,竟然误会了您这样的好人。”

    卡特琳娜并没有表现得那么脆弱,真正的失態和慌张其实只有一瞬间,但当恢復过来之后却还是装这副样子,无非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弱小和无力。在的理解中,这能降低男人们的警惕。

    先帝的泽浸润了这个古老帝国的方方面面,在教育上的改革使得许多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也使得许多贵族小姐能够走出闺房、步学校。但即使是在以让子上学为风尚的新贵之间,高等教育仍然只被视为大小姐们的一种点缀,和们脖子上的项鏈没有本质区別,无论们在大学的象牙塔中获得了怎样的知识,们最终的归宿依旧是婚姻,们被教育要全心地投家庭之中,从此只在家庭收支、际应酬、上流舞会和小姐们的沙龙中打转。

    如果有位贵人的儿表示,不想要这种生活,而是要继续推开曾经进过的那扇学之门的话,那一定会被视为叛经离道的疯子,使的家人们在圈子里抬不起头来。而在乌萨斯的中产阶级之中,这种现象则稍有缓解,毕竟想要维持优越的有产者应有的“合適的、有尊严的生活”,仅靠丈夫一人的收往往捉襟见肘,必须要他妻子帮衬。

    因此他们对儿的控制也不得不放松一点,使得儿们可以多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即便如此,让人出来拋头面地工作仍被视为一种丟人的现象,一旦家庭的经济条件好转,或者用中产阶级听的话“阶级跃迁”来说,丈夫们往往立刻要求他的妻子回归家庭。

    不过,“阶级跃迁”终究是低概率事件,脆弱的中产阶级能不跌落就算万幸了。因此,广大的中产阶级绅士们不得不接了一个现实,即双职工家庭是面生活的保证。所以,我们拧的中产阶级绅士们总是一边提防因另一半的工资接近自己而影响家庭中的地位和他们脆弱的自尊心,还其名曰“男人要负责养家”;另一边又脸不红心不跳地把方的工资收纳为一项重要的择偶標准,其名曰“门当户对”。

    卡特琳娜就出生于一个標准的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在三线城市的一家贸易公司当主管,母亲则在银行当柜员。虽然家里支持在完高中学业以后继续升学,但这种支持是非常不稳定的,一旦没能因升学而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工作,那就得面对父母们没完没了的念叨:“读了大学也没什么用”、“当个大夫还没有邻居家的姑娘工资高”、“你的表妹都结婚了”、“大姑娘家的也没个正形”……

    要不是为了躲开这些叨叨,卡特琳娜也不会待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也不会被派到矿场上……更不会像现在这样连命都握于他人之手,还要被迫表演出一副弱无能的模样。

    冬青没有对表现出什么敌意,却被卡特琳娜误会为是的偽装起了作用。哼,果然男人都一个样,无论是家里的亲戚、院校里的学长,还是单位的上司……他们都不喜欢人表现得比他们聪明,而卡特琳娜故意装出脑袋不灵的样子,问一些早就知道的问题,然后在那帮男人得意洋洋的解释下出崇拜的神,他们就会放松惕、任忽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