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洪门再现(下)-第2/3页





    皇上看重江南盐税,才重用李卫。李卫也没辜负圣恩,到了江南后,就收没了几个大的私盐作坊。

    他多少有些“杀鸡骇猴”的意思,也是表表朝廷的决心,让那些私盐贩子悠着点。

    并没有敢拿江南几个盐商世家开刀,多是调查之后,根基不深的人家。

    虽说有“欺软怕硬”之嫌,却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他是来江南当差来了,不是来江南打战,若是将地方士绅都得罪光了,那往后的差事也不好干。

    没成想,有两家作坊背后是有靠山的。

    连扬州程家也被请出来做中间人说项,只是这般遮遮掩掩,不肯露身份,使得李卫起了疑心。

    他在云南时,也曾查处过私盐。对于盐贩子托人寻情的反应,并不意外。

    自古以来,都有句老话,“民不与官斗”。还有一句话,“官商勾结”。

    毕竟,做生意也好,当官也好,多为了一个“财”字。

    可那两个作坊后面的靠山,却只肯大喇喇地掏银子疏通关系赎人,对于被收没的私盐作坊却提也不提。

    一个私盐作坊,还有没有运出的上万包私盐,价值不菲。

    就算是程家那样的盐商世家,被没收了一个作坊,也会觉得肉疼。

    这声名不显的“万复”,却丝毫不放在心上的样子。

    反常即是妖,李卫就使人留心,调查这“万复”的底细,却是跟地里冒出来的一样。

    那两家私盐作坊,早年归两家小盐商作坊所有,十来年前家道中落相继转手到万家。

    万复要赎回的几个人,就是这两处私盐作坊的管事,偏生一个都不姓万,名分上说是表亲。

    越是详查,越能发现这些人不类寻常百姓。籍贯不清,口音各异,没有说上清楚的亲族。

    李卫开始还以为这些人吃的是海上饭,回江南养老的,心中就多了提防。

    回过头再查那卖私房作坊的人家,却是无影无踪。

    李卫心中惊怒不已,哪里跟轻易就放人。

    要是这样人真是海贼出身,那两家私盐作坊的东家说不定已经被害。

    虽说制作、贩卖私盐,本就是犯了朝廷律法,未必是什么好人。可真要是被妄杀,他这做父母官的,也不能就当不晓的。

    程家只是做中间人,见李卫不松口,也没有法子,只是私下里少不得提醒李卫“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之类的话。

    李卫骨子里带了侠气,多年前还只是一个六部司官的时候,就敢得罪铁帽子亲王;更不要说现下已经是一省大员,哪里还会将几个“小人”放在心上。

    他不肯服软,那些人也硬气,不肯退一步,事情就僵持下来。

    在李卫看来,若是真的查清万复一干人是“海贼”,那即便全处理了,也是为民除害了。

    不想,接下来的发展,却是诡异起来。

    除了程家,另有江南大户出面,为这些人说情。

    虽说传话的口气仍是谦卑,可巡抚衙门却隔二连三闹出了不少动静。

    李卫有些明白程家提醒的用意,这些人是亡命之徒,得小心他们狗急跳墙。

    李卫倔脾气,哪里是肯服软,被这些人挑衅,越发咬牙要“斩草除根”,还江南一片安宁。

    经过调查,这些人隐匿在两处,一处是杭州淳安千岛湖的龙山岛,一处是江宁紫金山脉南麓的山南乡庞家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