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旧屋换新人-第2/2页
王经理对于业务不懂,这里面的经济账也不会算,又把钱管得那么死。内务管理要求的更严,下面干活的人不免束手束脚,习惯养成了的散漫是一时半刻能改变过来的吗?这些人怎么能满意?绝不会满意的。
之所以把内务管理的那么严,关键的问题是她并不知道在其它的私人的小型企业里内务是怎么管理的?而是把她经常到过的大型国有企业看到的景象当成了蓝本,她哪里知道两种企业的管理成本是天差地别的。正规的企业基本都是提前收工,然后打扫卫生,完毕以后才清理个人的卫生,直至下班回家。所有的清理工作需要的时间都计算在上班的工时里面。在私人企业里可能吗?完全不可能,需要你一直工作到下班的时间到了为止。至于卫生就见缝插针的拾掇一下。很多国有企业还设有专职的卫生清洁人员。除了你身边出现的垃圾归你清理外其它不用你管。
对于环境卫生应不应该提倡呢?无疑的是应该提倡。这里就有一个时间程序问题。就像过去提倡的先宣传鼓动,时间成熟了,有些见效了再严厉起来,有一个过渡阶段,事情还好办一些。刚来到这里属于人生地不熟的时候,有点不合时宜的提出带有罚款性质的环境管理能不受到抵制,产生牢骚吗?特别是罚款,人们辛辛苦苦的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挣钱,再让你罚上一笔钱真是心有不甘,觉得窝囊透了。
说到底两件都和钱有关系的措施,也就是都和工人切身利益有关的措施同时实行,存在极大的阻力,冒很大的风险。她可能没有体会到这一点,因此上这是她刚来到这里犯的一个极大的错误。特别是环境管理的设想无疑是正确的,但时机不对,条件不具备。在还不熟悉人员素质,不熟悉环境,不熟悉工作性质和流程的时候,在还没有树立起个人威信的状况下采取这样的方法更是错误。
从霍经理拒绝内务的整理来看两个人就有很深的分歧和芥蒂,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简欣不免考虑到自己来这里的经过,招用一个更夫不至于意见那么不统一吧?是不是两个经理之间有什么过隙把简欣又夹在了里面?也就是说你同意的事情我不同意,要办你自己去办,和我没有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从上午九点钟一直拖到下午三点钟才决定,然后才通知简欣来上班。
现在这里的人员不太多,但这里的关系是不太好相处的。
项工的老毛病也是真的难以改变,过去是不分身份大小的跟黎经理对着干,-一副瞧不起的样子,好像他比老板的身价和地位还高。现在又轮到了霍经理,有一次霍经理不在,不知道因为业务上的什么问题谈到了霍经理,项工毫无掩饰的说:“他懂个屁!什么都不懂。”几乎愤恨的开口就骂。然而霍经理的职位和权力又比项工大,这就麻烦了。在一次领工资签字的时候发现项工的工资比霍经理高出不少。这就更难办了。拿着高工资被他管着能不怨气冲天吗?这样的关系是很不容易相处的,更不好办的是这两个人都是惯于玩弄心计的人。工资单上的工资相差这么多,而实际的工资又是多少呢?这就无从得知了,不承认有暗箱操作那是不现实的事情。私人的企业在某些方面是很灵活的。两个人较着劲。项工是个外露的人,常常是锋芒必露,而霍经理却是很内敛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忍而不发。他这个人的心理状态和承受能力与实际年龄很不相符。特别的稳重,老道,城府深浅难测。这一点上是项工所不能比的。不管在什么场合霍经理从没说过哪一位的坏话,重用哪一个人使用哪一个人只有他心里有数,一般人很难看出来。就连用一个最年轻的几乎相差一个辈分的小章明来做工长这件事都出乎意料之外,因为他和很多人一样对现在的业务很不在行。这究竟是怎样一种考虑呢?不论是谁都摸不清头脑。
在外打工的人干活挣钱,不闻是非事,这几乎是通病。不管工长的水平怎么样,不管你年老年少只要分配给我工作就行。分配错了,工艺告诉错了,是你工长的责任,不关我的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