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曙光



1937年12月25日中午。

12点10分。

钱塘江北岸,宁围乡。

细细雨丝却带着彻骨的寒冷。

村民冯伟,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竹竿头上绑着一个网兜。

他正在岸边打捞江里的漂浮垃圾,别误会,他可不是在做环保,这是江边老百姓的生活手段。

这些垃圾里有很多有用的东西,比如木头弄回家就是烧柴,一些塑料制品,甚至是钱财都有。

运气爆棚还能网到傻乎乎的鱼虾。

冯伟今天运气不好,两个小时了,没有任何收获,肚子饿的难受,但是他只能强忍着,这个年代大部分人一天只吃一顿饭。

他重重的呼出一口白气,该死的天气,杭州的冬天其实不算冷,只是阴雨天潮气太重,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暖意。

猛然冯伟眼睛一亮,上游有个黑乎乎的东西飘了下来,离岸边很近,甚至经常会碰到堤坝下的石块。

渐渐的,那个东西漂的近了,冯伟透过雨幕看出来那是一具浮尸。

他没有因为看到死人而害怕,这年头江里漂几个死人太常见了,对于冯伟来说,这可是宝藏,就算是一身衣服也是一笔不小的收获了。

12点40分。

宁围乡公所,乡长和联保主任看着面前昏迷的林宇,眉头紧皱。

林宇被冯伟从江里捞出来,身上绑着步枪,怀揣两把手枪,冯伟就真的害怕了,急忙叫人。

等一众村民抬着这个“死人”来到乡公所,乡卫生所也接到通知来了大夫,当然是位老中医。

老大夫自然一眼就看出这人没死,身上有两处枪伤,一老一新,腿上的他还能处理,肚子上的贯穿伤他就没辙了。

乡长和联保主任一商量,这人装备精良,肯定大有来头,就让乡里套了一辆牛车,直接送到萧山县立医院,同时报警。

这时候萧山县政府已经被战时接管,没办法,县长厉家祯早在上个月就跑了。

警察局更是军方介入直管,值班宪兵听说此事立马赶到医院。

宪兵自然识货,一眼就认出三把枪械的来历,不敢拖延,一方面通知医院全力抢救,另一方面汇报上级长官。

下午,1点30分,

林宇在受伤两个小时以后,被送进了手术室。

而推着病床的护士,正是夏晴。

萧山医院是小医院,有处理枪伤经验的护士不多,所以紧急通知了夏晴。

夏晴万万没想到,前天晚上在杭州医院,刚刚做过枪伤手术的林宇,此刻居然又出现在自己眼前。

而这一次却是奄奄一息,实话说包括主刀医生在内的所有医护人员,都对伤情不看好。

林宇在冬天掉进江里泡了大半个钟头,身体失温,还带着严重的枪伤,失血过多。

换了别人早就咽气了,这时候还有心跳已经是奇迹了。

夏晴看着林宇苍白的面孔,心里一阵阵痛楚苦涩,强忍着悲伤,配合医生手术。

子弹穿过林宇腹部靠左的位置,所幸没有击中内脏器官,只是失血过多。

枪伤很快处理好,输血早在手术开始前就已经进行,可是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对于失温却束手无策。

只能保守治疗,其实就是听天由命了。

1937年12月31日。

上午10点30分左右。

萧山县级医院高级病房。

明媚的阳光照在病床前,

一个身材你苗条的姑娘正在看书,书名《呐喊》,看到心情激荡时不由得念出了声音。

林宇一直在做一个梦,他一个人在黑暗里坠落,无边的坠落,身体不能动,四周一片漆黑,只有没有尽头的失重感一直陪着他。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阵江南女性特有柔和嗓音传来,仿佛传说中佛家高僧的心灵指引,直入灵魂。

林宇慢慢的睁开了眼睛。

阳光刺眼,可是眼睛的主人却不忍闭合,所以只能反复的眨眼,直到适应了光线,泪水却从眼角不住的流淌。

林宇其实就是哭了,当醒来第一眼看到身边爱慕的姑娘,他比发现其实他还是惧怕死亡的。

十年前那个无惧生死,全身挂满手榴弹,冲锋在北伐前线的少年,四年前那个长城脚下跃马扬鞭的热血青年,那个时候林宇无牵无挂,对死亡没有恐惧,反而有一种疯狂的为国牺牲的向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