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朱樉:喝,长大了-第2/3页



    朱标原计划是在天气回暖之后,就开始的。

    承武元年正月十六,这是新年的第一次大朝会。

    这次大朝会朱标主要讲了两件事。

    一,商业方面的律法,开始在江南等地施行。

    二,开始为今年的春闱做准备。

    还有一些其他事,朱标并没有在朝会上说。

    就比如摊丁入亩。

    西南和东南是摊丁入亩施行最早的地方,其效果,在这几年,早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还有东北,情况也不错。

    山东之地,也已经走上正轨。

    所以朱标早就有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摊丁入亩的想法。

    不过,阻挡在这面前的是,士绅。

    朱标不想给他们太多反应的时间。

    要做,出手就得快。

    南方几省,是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之地。

    不能生乱。

    时间一晃,来到了三月份。

    春闱即将开始。

    与此同时,在全国的目光都在春闱上的时候,朱标往南方诸省派遣自己的心腹,随后颁布了摊丁入亩政策。

    对了,摊丁入亩的后面,还有一条,士绅一体纳粮。

    因为老朱定下的政策,士绅阶级是不用纳税的。

    读书人只要有了功名,这辈子就稳了。

    因为有人自愿将自己名下的田地,挂在他的名下,以此来逃税。

    所以,读书人才那么渴望功名,毕竟,有了功名,有地位,还能躺着赚钱,谁不愿意!

    而这,也加快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因为随着王朝进入中后期,有功名的读书人越来越多。

    也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承受不了沉重的赋税,而将自己的田地主动送到有功名的读书人手里。

    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到最后,朝廷无税可收。

    朝廷没有钱,发不出军饷。

    士兵还能听朝廷的话吗?

    没有钱,朝廷没法赈灾,百姓对朝廷能不失望吗?

    内忧外患之下,王朝覆灭,已成定局。

    就算皇帝要搞钱改变结局,钱从哪儿来。

    百姓已经没有钱了。

    被榨干了。

    跟士绅要钱吗?

    不可能。

    士绅阶级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到了他们手里的钱,就别想让他们掏出去。

    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行。

    从圣人之言,到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他们有太多的理由不交钱。

    所以啊,祖制不可更改,是老朱留给读书人最顺手的刀。

    也给自己的子孙,挖了一个大坑。

    每当皇帝要做出改变的时候,那些所谓的清流,就会搬出祖制,来打压皇帝,甚至说皇帝这是在违背祖制,有违孝道。

    皇帝能不孝吗?敢不孝吗?

    不能啊,所以皇帝能有什么办法。

    只能在晚上四下无人的时候,偷偷骂老祖宗太坑人了。

    当然,话说回来,老朱一开始定下这条政策的时候,应该是为了拉拢读书人,以表示自己对读书人的重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