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清明时节雨纷纷



    道羲山与徐州城相隔不过八十里,只要先坐马车出发,半道上摆渡过一次江,就到了徐州城郊了。

    白阳一行人还在摆渡舟上,江面上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

    “诶,上官老弟,丁铭轩这次怎么没跟着一起出来呢?”李玖年随口问道。

    “嗐,我哪叫得动他呀?虽然我和他从小就认识,但是他这人脾气怪得很,满脑子只有机关造物,我都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人了。”上官未晴感叹道。

    ······

    两刻钟后,摆渡舟在徐州码头缓缓靠岸,上官未晴随手递给船夫三个十文的铜板。

    再次乘上马车,不出片刻就到了徐州城西门外,有许多孩童在长辈的看护下放着风筝,你追我赶,很是自在,别处还有许多丁壮在帮忙植树,连城防军都加入了这个队伍,军民相处十分融洽。

    城防军例行查验了白阳一行人的身份,随后就放他们进城了,进入城中,清明的味道就更加浓厚了,踏青归来的人们头戴柳枝编成的花环,还有的人正将柳条插在自家门檐上,以此来祛病避灾,还可以摆脱虫害。

    四人也入乡随俗,在水边的柳树上随手折下几根枝条,编起了花环,白阳虽然是个武夫,却也心灵手巧,很快就编好了一个,毛潇潇手笨,编了几次都很快散开。

    “唉,算了,这个给你吧,我再编一个。”白阳在自己已经编好的藤环上又添了几朵白色的桐花,然后戴在了毛潇潇头上,随后抢过毛潇潇手中的柳条,继续编制起来。

    “嘻嘻,谢谢师傅,真好看。”毛潇潇挪了挪头顶花环的位置。

    一路上,毛潇潇都没消停过,一会儿想吃这个,一会儿想玩那个,蹦跶到左边看看,又窜到右边瞧瞧,最后还都是白阳给买的单,还好刘傲给的钱够多,买这点东西还是不痛不痒的。

    继续在路上走着,毛潇潇左手拿着一纸袋枣糕,右手提着一纸袋青团,一副满足的样子,紧接着,毛潇潇见到前方有人在河边大树下荡秋千,又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思了。

    “明明是出来逛街的,怎么净陪她玩了呢?”李玖年无奈地摇摇头。

    “这样不也挺好的吗?不然我们三个大男人走在街上还真不知道有什么好做的,说到底,她还是个小孩,爱玩是天性,你我何尝又不是个孩子呢?”白阳笑道。

    毛潇潇欣喜地坐在秋千上,白阳在后面一把一把地推着,过了很久,毛潇潇喊也喊累了,这才愿意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没一会儿,一行人就听见不远处有许多人的喧闹声,像是在庆贺着什么,其中还夹杂着马蹄飞奔的声音。

    四人循声而去,很快就找到一片开阔的场地,场地中有几个青年男子正骑着马,手中搭着弓箭,飞快奔走,随后一抬手射向百步之外的柳树,随即又向柳树奔去。正当白阳和李玖年以及毛潇潇疑惑时,上官未晴道出了这些人在做什么。

    “他们是在射柳啊。”上官未晴说道。

    “射柳?”三人疑惑。

    “射柳就是在细长摇曳的柳枝上,拴上一缕红绸,即是被射的目标,参加的大多是我们这个年纪的青年男子,骑马挽弓,在百步以外,用特制的前头分杈的箭,射断那枝柳条,待柳条落地之前,飞马前往,将柳条接住,这就叫做射柳。”上官未晴细心解释道。

    走进射柳场,四人硬是在人群中挤出一条路,最后站在了最前端。

    场上四个青年男儿,飞马搭弓,好不威风,可就在这时,突然有个男青年没驭好马,被胯下的马掀了个底朝天,好在人没有大碍,被人扶下场休息了,主持将马牵住,向场下呼喊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