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初读寒窗书院



br />

    一大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许多多为自家老爷准备好吃的以后,就跑到自己的店铺里忙活。

    小姑娘除了喜欢骂人以外,平时还是很勤快的。

    程大石也带着白马去南街赚钱了,只有宁锦这个当老爷的太阳出来了才起床,没见到两人还不高兴的嘀咕了几句。

    李乘风今天大抵是不会出现了,自从宁锦到了京都,那家伙是三天两头以各种理由不去云麓书院,学业都快荒废了。

    昨天他告诉宁锦,得去云麓书院埋头苦读,不然就要回家埋头吃鞭子。

    宁锦一想,也是时候去寒窗书院瞧瞧了。

    寒窗书院可以说是天下寒门子弟心中的圣地,与其他三大书院一样,都坐落京都城内。

    只有书山是挨着京都城边的,这是书山有意为之,在世人眼中,就是一种不与皇家争权的态度。

    宁锦简单吃了几口就出了门,用白马辛苦赚的钱雇了一辆马车,直奔寒窗书院。

    宁锦是一个没“架子”的人,这是从骨子里带来的一种平等观念,而车夫又十分健谈,两人就聊了一路。

    这一路上车夫都在抱怨他这份工作起早贪黑也只能勉强养家糊口,大头都让车行拿去了,穷人活的太苦了。

    宁锦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做?

    对方说穷人家谁能买的起马呢?

    宁锦忽然反应过来,这个时代的马,其价值可能远在后世的轿车之上。

    宁锦见车夫挺好,就给他说了一个道理:

    “我们大多数人,干着一份想死的活,却是为了谋生。之所以苦,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之所以没有能力,是因为我们不想。

    当然,也有天注定无法改变的苦难,而大多数的苦难,是可以通过努力慢慢变好的,只有你想了,一切才有可能。”

    车夫听的懵懵懂懂,只觉的对方应该是一个读书人,只会说大道理,哪里体会到穷人的苦难。

    宁锦知道,仅凭一言两语是无法去改变一个人牢固的习惯与想法,所以才需要读书,才能明白努力的意义,但往往很多人不想读书。

    快到了地方,前方的路有些拥挤,宁锦下了马车,临走前认真说了一句:

    “认命,你就输了!”

    穿过人群就到了寒窗书院,宁锦发现,这间书院可一点不“寒窗”,可以说大气磅礴。

    里三层外三层的格局,堪比足球场的围墙,只有门框没有门的大门,两旁巨大的祥瑞之兽,无一不在彰显它的地位。

    宁锦拿出书院学子才有的牌子,很容易进了书院,被一个看门的领到一个不见任何人的宽敞长廊房。

    长廊房有四扇落地窗,采光极好,屋外有一座假山,一旁生长着几棵翠竹。

    哦,是竹子啊…!

    宁锦忽然想到一首诗来。

    此时。

    一位白胡子老儒听说了宁锦的到来,不由感到惊讶,这些走后门过来的学子,每月只过来十天,每次都会定好日子。

    像宁锦这般“突如其来”,老儒还是头一次遇见这种情况。

    老儒有些烦躁的摸了摸白胡子,当年他也是踌躇满志之士,以为能凭借自己的才学把京都的一帮纨绔子弟带成才。

    后来他发现自己错了,大错特错!

    “唉,大抵是过来推脱后日的课堂,好去胡作非为啊。罢了罢了,就随了他们的心愿,老夫也落个清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