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拳力



“你就是赵林?”

庭院中,榕树下,磐石上。

端坐着一个身穿绛红长袍的光头男子,样貌大约四十来岁,身量中等,但肩膀很宽,给人一种十分高大的感觉。

光头男子见赵林进来,不等他开口,主动问道。

声音浑厚有力,中气十足。

“这位就是杨院首。”胡宣成提醒道。

“弟子赵林,见过杨院首。”

赵林行礼的同时,飞快地在杨林脸上扫了一眼。

杨林长得浓眉环眼,留着八字胡,胡须尾部向上翘起,配上锃明瓦亮的大光头。

整个人极具压迫感,就像从书画里走出来的大反派。

赵林听说过杨林的事迹,知道此人不简单。

杨林自幼天赋异禀,且性情好斗,二十二岁时就成为内院的首席弟子。

一共参加过三次比武朝会,第一次进了前八,后面两次都杀入四强,战绩为大越朝五十年来最佳。

凭借此功劳,他获封大越“武功侯”,据说在燕州还有一块封地。

本来他一心追求武道,不理会宗门事务。

不过因为近些年行云宗在比武朝会上表现不佳,才在掌门的再三恳请下,出山担任内院院首。

除了杨林,院子里还有三名教习,分别叫刘胜年、周青和魏洪,年龄都在三十到四十之间。

胡宣成介绍之后,赵林上前一一见礼。

“你的事情我都听说了,天赋很不错。”

杨林微微颔首,“我问你一个问题,伱知道为什么许多绝世天才,最终成就却不如天赋中上的人么?”

“也就是常说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赵林照理应该说“弟子不知”,不过他不准备这么回答,稍一思索,说道:“弟子略知一二。”

“哦。”

杨林挑了挑眉,“说来听听。”

赵林斟酌了一下,说道:“原因有三,第一是因为骄矜。天赋绝佳者学什么都比别人快,别人练十天才会的东西,他三天就能熟练掌握。”

“为了显示与众不同,他绝不肯多练一天,就要为了显示自己比别人高明。”

杨林点点头,“你接着说。”

赵林继续说道:“其二是没有长性。学文也好,习武也罢,最重要的是有恒心,不怕苦。”

“但有天赋的人正因为学什么都快,从未经历过长久坚持,很难踏下心来专注一件事。”

“其三,喜欢投机取巧。因为聪明,喜欢取巧走捷径。可惜大道没有捷径,时间放长远来,反而不如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路的人。”

胡宣成诧异地看了赵林一眼,没想到他竟然能说出这么一番道理。

却不知这些都是赵林从前世经历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也是为什么他虽然有灵兽图,但从来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日复一日地修炼。

杨林赞许道:“既然你什么都明白,我就不跟你讲大道理了,希望你能说到做到,不犯这些错误。”

“最近这些年,大越在比武朝会上的战绩一言难尽,行云宗也好不到哪里去,必须要有所改变!”

“老夫虽然参加了三届,但从来没拿过第一,一直深以为憾,希望有人能替我一偿夙愿。”

说罢目光灼灼地看着赵林。

“弟子尽力而为。”

“不是尽力而为,是全力以赴!”

“是。”

杨林爽朗一笑,起身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看看你现在练到什么程度了。”

说完大步走出红榕阁,带众人来到内院校场。

校场西北角的一侧回廊下,摆着一只八足大鼎。

鼎身通体漆黑,前后左右及四个角上各生出一只粗壮的铁脚,深深插入地下。

八足鼎中间竖着一座铁碑,铁碑包裹着厚厚的兽皮,看样子是用来击打之物。

赵林随众人来到近前,仔细观看,发现八足鼎上方有一截三尺长的水晶柱。

有意思的是,水晶柱上标记着一道道的刻度,底部有一只圆球,盛着一团银色液体。

看起来像一个大号的温度计。

“你可知这是什么?”

胡宣成见赵林一脸疑惑,笑着问道。

“看着像拳靶。”

赵林猜测道。

“不错,不过这不是普通的拳靶,还能测出拳力。”

胡宣成解释道:“拳头打在铁碑上,会震荡起水晶柱里的水银,拳力越重,水银激起得越高。”

“由此便可估出拳力的高低来。”

说着走到八足鼎前,随意地打出一拳。

八足鼎发出低低的鸣响,透明水晶柱里的水银一阵翻腾,向上窜去,一直到刻度七十三的位置才停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