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并辔行-第2/3页
一整晚白告都没睡踏实,想到竟有个姑娘睡在旁边,鼻尖似乎就有缕缕幽香传来,竟教他梦到花开、梦到大海……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镖队又行出发。翻过面前的山岭,就真正进入徐州的地界了。
徐州自古便是四战之地,在三国时期曾声名显赫、大放异彩,然而近百年,徐州左近从未发生大战:前数十年徐州牢牢掌握在大明手中,其时宋明两国有些龃龉,原属于大宋的嘉兴等地都逐渐落入明廷手中,宋王朝也有几次反扑,但徐州并未遭受劫乱。再后来,清军入关南下,徐州在当地财阀世家的控制下果断投降,也没有经受刀兵。因此,论及繁华程度,此刻的徐州或许犹胜于杭州、金陵。
大伙儿走了半日没见着敌人,再一想即将在徐州大城休整,兴致都挺高。只是马行空不敢丝毫放松,几番约束提醒,众人这才收敛。镖队毕竟有许多箱子缁重,大伙心中急切,走得却慢。
李沅芷自个儿也骑了一匹神俊的好马,却像是嫌弃大伙儿的速度,突然间两腿一夹,一人一马便窜出老远。白告生怕她在这荒丘老林间出什么问题,也拍马跟上。他骑的马儿已经是江南地带有数的良马了,比之李沅芷的坐骑却还要差些,使足了劲才不至于跟丢。
跑了一会儿,李沅芷忽然又催马停下,白告也稳当当停住,不由抱怨:“沅芷妹子,你怎地跑这样快?”李沅芷笑嘻嘻地瞪了他一眼,道:“此刻四处无人,正好继续昨晚的话题啊。”
白告心中一凛,点点头,也不多言,凝神听李沅芷讲述。
只听李沅芷却不按套路出牌,没有直接开讲,反而是问道:“咱们在宁波府见面,那是一个多月前了吧?”
“是,想来都快要两个月了。”
“哈哈,其实我本不该学习武功的,我这样的家庭,其实本该做一名绣花抚琴的大家闺秀。可是,有一次我无意中窥见师父用细针扎苍蝇,隔着许多米,细针一扔,也能将小小蚊虫死死钉在墙上,我便来了兴趣。”李沅芷仰头看向西北方的天野,说着话,眼睛里闪烁着回忆。
她似乎并不是为了解答白告的疑惑,而只是想向他唠唠家常、倾诉过往。一番奔驰之下,他们已经离着镖队中人,有足够的时间留给他们说尽想说的话。
白告也不着急催促,很配合地点点头,顺着她的话往后说:“飞针刺虫,那确实是很高明的暗器手法了,我就做不到。我听说你师父姓陆?我倒想起一位大大有名的英雄前辈,名号里就有个‘针’字,江湖人称他‘绵里针’陆菲青。”
实际上,白告毕竟是金庸武侠小说的粉丝,自从在金陵知道了李沅芷的真实身份,他努力回想思索,便记起了几个跟李沅芷有所牵连的人物,陆菲青正是其中之一。
“对,没想到你竟知道师父的大名,他可是有十年没在江湖上走动了……我认识师父的时候,他已经改名陆高止。”李沅芷诧异地看他一眼,随即想起往事,浅浅轻笑,“那时候我才六七岁吧,一家子都住在甘肃安西。那里地荒人蛮,读书识字的人不多,爹娘忧心我的教育,花了大价钱在附近聘请私塾先生,最后好不容易招了师父来。那时师父说他叫陆高止,高止取自‘高山仰止’,他还说他对咱们这等有钱有权的大户人家,尤其高山仰止。”
白告闻言也是微微一笑,知道陆老前辈身份的人,自然知道那一番话显然隐含讥讽。不过李沅芷的爹娘,李可秀夫妇,多半信了,甚至以为对方在拍马屁。
“师父教了我一年左右,我便发现了他飞针刺虫的秘密,求了他好一阵,又搬出向爹爹告状来吓唬他,这才逼得他答允授我武艺,到现在内功身法、各种路数,也已经练上许多年了。自从学了功夫,我老是想着到江湖去闯荡,可是爹爹对我看管甚严——我毕竟是姑娘家。可你们男人可以自由行走江湖,为什么女人就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