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向北行-第2/3页



    其实这正因为近年来局势不稳,各国都对马匹交易严格管控,市面上的马匹本来就少,稀少也就昂贵。而大半年前清军入侵,一场场惨烈大战,江南的马价更是飞涨狂飙。镖局子干活,向来是根据押送物品的货值和难度来进行抽成,大多是“每送银千两,得利四两五钱”——送一趟十万两的大镖,耗时三两月,得利不过四百五十两,还得依功劳资历分摊到二三十人头上……算下来每人月薪最多也就五两左右,谁舍得拿出“巨资”买那么多马儿来?!

    白告座下那匹马是在宁波地界购买的,足足花了他八十两银子。当时他还不觉什么,可这段时间见识多了,一番对比,暗自乍舌。这纷扰乱世之中,百斤大米也不过二两左右,百斤猪肉不过四两,买一个姿色样貌俱佳的婢女也才二十两……座下这匹马放到21世纪地球的话,怕是也堪比一辆超跑了,也难怪引人注目。

    更让白告心头焦虑的,还在另一方面:四人骑马,一支镖队中大半都用两腿行走,速度当然提不起来,这样子走到回疆,还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去了。

    这趟护镖事关“鸳鸯刀”,那当然很重要,可也不能就此耗费太多时间。多的不说,福康安福大帅要在明年举办“天下掌门人大会”,这等江湖盛事,他是一定要去凑个热闹的!

    白告甚至想给镖队每个人都配一匹马了……但那也只是想想而已。先不说他那六十两黄金也买不到几匹马,即便财力上可以做到,这镖队里也不是人人都能坐上去啊:至少有三个趟子手,还有那掌管炊事的厨师老陈,便都没有学过骑术,骑不来马的。

    既无计可施,便闷头前行。这么走了半日,大伙儿携着启程时的高涨气势、匆匆疾行,已经出了金陵范围,到达滁州地界,人马都已颇为困累。

    而马行空似乎比白告还急,仍旧一味催促,没有半点停下稍事歇息的意思。白告骑在马背上,见马春花已走得香汗淋漓,兀自咬牙坚持,全没有一点儿女孩儿家的娇气,不由心中大为改观,起了怜香惜玉之心,便主动将座下白马让给她骑。

    马春花红着脸一番推辞,还是马行空吩咐一句:“既然是白少侠的好意,那你便骑吧。咱们走的路程还长,你是女子,脚程不如男人,骑上马去咱们也好走得更快。”马春花这才翻身上马,又红着脸道了几声谢。

    有了这一出,白告与镖队众人的关系也更融洽了些。众位镖师知道白告武艺好,又见他心善,包括徐铮在内,对他尽皆多了几分敬意,接下来的一路上都照顾有加。而白告其实是初出江湖,许多江湖规矩、世故人情并不通透,也乐得跟镖队众人攀些交情。

    押镖行走,其实打本时间都在埋头赶路,颇为无聊,众人边走边说些话、拉些家常,白告别的说不好,偶尔讲几句笑话,说一段三国水浒的评书故事也不难,渐渐就同大家打成一片。

    接着,也不知是出于马行空的授意还是出乎自个儿真心,徐铮与马春花每天一有空便来向白告请教武艺。他们武学积累远不及郭芙和大小武,白告同他们讲理论也听不懂,索性就真刀真枪的比武对战。马春花对此兴致缺缺,徐铮却是个好斗分子,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让白告都快把“查拳”的套路给摸熟了。

    一来二去,三人也算是朋友了。

    七八天后,一行人又离开滁州,到达凤阳。在马行空的号令之下,镖队继续向北,却越发偏离宽敞的官道,一路钻了许多处小径山林。当时马春花觉着奇怪,张口问道:“爹爹,就走大路不好吗?两辆马车跑在林荫小道上,太吃力了吧。”

    “小路前方比较荒僻,怕也不好投宿吧。”另有一位趟子手也随声附和着。若能走大道、住客栈,谁愿意以天为被、风餐露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