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鸳鸯刀-第2/3页
至于那秘宝究竟是什么,骆元通也同于万亭说了自己的猜测——那有可能是数不清的金银财宝,有可能是神兵利甲,也有可能是绝世秘籍,总之那应该是极其珍贵的东西——古高昌以举国之力建设的迷宫宝藏,又怎么会不珍贵呢?
这个世界,百年前是大宋极强极盛,可是大宋最强盛的时候也及不上前朝、及不上那巍巍大唐。大唐时期,世间只得一正统王朝,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全都得向中原天子俯首称臣,接受大唐皇帝的册封。
但,在大唐那悠悠岁月里,并非没有遭遇过反抗,古高昌国便是其中之一。它只是西域一小国,却是历史悠长、物产丰饶,据说起存在还远在大唐建立之前。
大唐自建立过后就开疆扩土,领地一路拓展到了西域,与高昌国相邻了。唐太宗要求高昌人遵守许多汉人的规矩,若能做到,便能够得到大唐皇室册封认可,高昌国可以继续存在延续,高昌国王宗室也能继续享有荣华富贵。然而从国王到黎民,谁都不愿接受,高昌国王说:“雄鹰翱翔天际、野鸡潜伏草丛,猫儿室内巡游、老鼠躲进屋洞。万事规律不一、万物习性不同,各得其所就好,为什么一定要让高昌国子民遵守你们汉人的规矩习俗呢?”
唐太宗听了这话很是愤怒,认为高昌国人不服王化,果然派出了大军去讨伐。这一仗接连打了许久,杀得草原不再是青绿、荒漠不再是枯黄,就连日月云彩都染了一层殷红,高昌国人誓死不降,军卒死伤惨重,那便妇孺小孩齐上,几乎战到了最后一个人。
可是,在高昌都城被攻破的那一天,大唐军士欢欣涌入,却发现全城上下没有可供搜刮的东西,传说中君民富足、物资丰盈的高昌国,国都里竟没什么金银玉器?
唐军万里迢迢从繁荣中土赶到这西域荒漠之中,一路以来风霜雨露,不知吃了多少苦头,没拿到点儿好处,怎能善罢甘休?!这一回大军铺散开去,捉了不少平民,几乎掘地三尺,终于知晓了一桩秘密——
原来高昌国王虽是桀骜倔强,却不完全是鲁莽无谋之人。在唐军还未开拔之前,他已经未雨绸缪留了退路,派遣能工巧匠,在大漠深处极隐秘之处建造了一座迷宫。大漠广阔、黄沙迷茫,又是荒无饮食、昼热夜寒,料定哪怕数万大军来找,也是有来无回。
而那迷宫本身也建造得曲折奇幻,极其宏大、极其宽阔,高昌国王派遣心腹,把粮食器物、珍奇宝贝都尽数藏在宫中。万一都城不守,王室成员还可以退避到迷宫里,哪怕就此在迷宫里生活繁衍,也能躲上许多年。只可惜大唐军队强盛,来得实在太快,高昌国的王公贵族还没来得及撤退,已经全数覆没。
大唐军士在大漠里搜寻迷宫位置,最终一无所获,徒然让一些士卒永远葬身荒漠风沙。大军不可能长期在外,他们很快就回到南方、回到中原,把高昌迷宫的传说带了回去,也从高昌王都宫殿里带回去两柄宝刀:一长一短、寒光湛然,那正是鸳鸯刀。
将领们把鸳鸯宝刀献给了唐太宗。
后来,高昌人已经成为历史、渐渐被人遗忘。占据那一片沙漠的,已经是以回纥为主的草原部族了,甚至一整片广阔土地都改了名字,被称为了“回疆”。而高昌人骁勇善战的作风,似乎也延续到他们的继承者身上,“安史之乱”席卷天下,唐国盛极一时而顷刻崩析,最终还是唐皇室向回纥部族借来精锐骑兵,这才平定乱局。
而回纥出兵的条件之一,便是拿回“鸳鸯刀”。
这其中的曲折离奇,在当时无人知晓,但后来却以流言的方式传播开来,分化成几个版本,都说得绘声绘色,有人信,有人不信。不过,无论哪一个版本,最终结局都是一样:回纥人发生内乱,那“鸳鸯宝刀”不知为何,竟又流落到江湖当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