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骆元通-第2/3页



    偷到这件宝物过后,骆元通毫不迟疑、立即逃遁,一刻也不停留地躲到荒山野林里,渴了饮溪水、饿了猎鸟兽,一呆就是五年之久。天地茫茫,何其广阔,他逃跑时不辨方位,这会儿连自己都不知道这处山林位于何方,旁人就更难找到。

    何况骆元通在大漠“奔狼岭”时只是小小侍童,在场武人;连他名字来历都不知晓,多半也没工夫去记下其样貌,因而这五年他日子虽过得艰苦,心中却无甚担忧受怕,饱暖之余,想到宝刀在手,一边练习起刀法,一边琢磨起鸳鸯刀的秘密来。

    他一身武功或明学或暗偷,都从丁氏的“魔刀”而来,尽管不成系统,但只鳞片爪的一招一式也自精妙。五年来他独处荒林、日夜琢磨,凭借自身惊人悟性,硬生生补足所学刀法,再加上他常与野兽猛禽相斗,刀招身法便愈臻圆熟。他始终也参不透鸳鸯宝刀的秘密,但一身武功渐渐的有了长足进步,已是今非昔比、非常不俗。

    五年之后,小小侍童已经长成大人,终于决心下山打听,这才知道当年那一场争夺何其惨烈:奔狼岭一役,许多江湖高手非死即伤、消匿影迹,就连“魔刀”丁大鹏等人也已经葬身大漠。他这才放心收拾行装、改换名姓,决定下山开启新的生活。

    从此,骆元通成为了“骆元通”。骆是他的本姓,元通则是取“圆和通达”之意,期许着前路顺畅、不遇阻碍。

    他本来擅长偷盗,下山后凭借一身本事,打着劫富济贫的名义,先把自家接济得豪富一方。

    所谓“侠以武犯禁”,江湖中人对待绿林盗匪,有时比对待保镖护院的正途还好:茅十八以不足三流的功夫闯荡江湖,只因干了几桩锄富救弱的案子,便已经积下不小的名声。而这骆元通专挑蒙古和女真的权贵富豪下手,干下的桩桩件件都胜过后来所谓的“江洋大盗”,逐渐便打响了名头。

    就这么又过了近十年,骆元通家底已经非常殷实,对那鸳鸯刀的秘密却始终猜不透,逐渐也淡了这层心思,只盼着能安安稳稳过完这一生。他娶了个名扬一隅、秀丽淑雅的美娇娘,生了个粉雕玉琢、乖巧玲珑的女孩儿,取名叫做“骆冰”。

    这一个“冰”字,本是寄托着骆元通的希冀。他盼着女儿冰雪聪明、冰清玉洁,也盼着她一个女孩子,能够远离江湖武林这个恩怨不断的大火炉子。

    谁知骆冰出生后不久,骆元通的妻子忽然生病暴毙,过世得极为蹊跷。这究竟是天数使然,还是仇家暗害,骆元通至死也未能查证。他自小无父无母、亲情缺失,越是年纪大了,也就越是渴望亲情、重视亲情,对妻子是既愧疚又心痛,常常自责未能多关心于她,心里想:一个人若连自己的家人都无法呵护,便是顶着个“神刀”“鬼刀”的称号,名气再响、威望再重,又有什么用?

    于是骆元通对自己的宝贝女儿更是关爱有加、千依百顺,骆家本来也有一些佣仆,可他还是亲手将骆冰这颗掌上明珠拉扯带大。然则,这骆冰跟着父亲成长,耳濡目染之下养出一副恩怨分明、豪气爽朗的性子,更是对江湖事宜心生向往,从六七岁起便嚷嚷着要学武艺。

    骆元通向来拗不过这个宝贝女儿,再加上时局变幻动荡,到骆府寻仇挑战的武人都逐渐增多,背后还有蛮夷人挑唆的影子。他便索性散去家产、辞去仆众,带着女儿一同在江湖里漂泊,又变回了那曾经让蛮夷恼恨不已的独行大盗。

    在这期间,他将生平所学挑了些适合的传授给女儿,这其中便有一套“鸳鸯刀法”,需得同时挥动一长一短两柄刀刃对敌,其实是骆元通自创的武功——

    他许多年来一直在琢磨鸳鸯宝刀的秘密,常常在夜半独处时,悄摸拿出那削铁如泥的宝刀端详细察,有时兴之所至,便一手执长刀、一手执短刃地挥舞起来。他本来悟性上佳,这十多年下来,综合整理这些随兴生发的招式,便形成了如此一套“鸳鸯刀法”。岂料只因这套双刀刀法更显轻灵潇洒,却是最得女儿骆冰的喜欢,后来便练成了她的拿手绝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