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牛家村-第2/3页
“前村的房舍已经住满了,要住宿请到后村居民家中,价格可以自行商量。村后土地庙里可以打通铺,五十文一晚;明早辰时户部的大人来办理临时入城文书,想要办得快点儿的,可以交五十文铜板先排个队……”
“对了,郭靖大侠故居就在村子中央的松树广场,你一直往里走,看到两棵大松树的地方就是,故居那间屋子门口有京营的士兵把守——不过郭大侠故居现在已经闭门,想要参观的话也是明儿辰时开门,也是五十文铜板。”
眼前这衙役头子脸有疲色、目带血丝,却连珠炮般一口气说了这许多话,显然对这些台词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不知说过多少遍。这真是个敬业的人,若放到21世纪,或许也是做导游的好材料。
白告谢过了他,牵着马向村落深处行去,脸上的表情不禁精彩又复杂——
郭靖故居什么的……没想到现今这时代已经兴起旅游业了,还设立了官方景点……
走了没多久,果然见到了两株硕大粗壮的松树,松树周围一片宽敞平地,形成了个天然的活动广场。不过,现在松树下聚集了许多人,男男女女,带着十多二十个小孩,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一位书生说话。
白告就近找了一棵树,将马儿栓在树干上,好奇地走上前,却见那书生右手两片木板碰得哒哒有声,左手一根竹棒,时不时敲击着面前一张木鼓。原来是个酒馆茶肆里常见的说书人。
这时那说书人边唱边说,正讲到:“郭大侠雄姿英发、张弓搭箭,竟是凭着一根箭矢,硬生生射下来两只凶猛雄健的黑雕。饶是蒙古人身强体壮、弓马娴熟,也对其惊为天人。”
原来这说的也是郭靖的故事!
白告左右打量,就在两棵松树的另一侧,几间破旧茅草屋前果然有兵士在严加把守,屋前还立着一块石碑。昏黑天色下看不清石碑上的字,估计是“郭大侠故居”之类的没跑了。
他是真没想到,郭靖竟然在这杭州区域有如此崇高的声望,竟是带动起一片产业来。也不知郭靖黄蓉夫妇俩是否清楚这里的情况。
此刻左右无事,白告便挤入人群,一起听起来。郭靖的这些事迹他当然是了然于胸的,但此刻听人以说书的方式讲解出来,那到又是另一番滋味。
这是说书人已快将“蒙古射雕”这一段讲完了——
“那鞑子大王成吉思汗当即欢喜,送给郭大侠一柄金刀,又将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许配给他。因此郭大侠就有了‘金刀驸马’的称号。但郭大侠最令世人钦佩之处也正在于此,他心系汉室,始终记得自己身上流淌着我汉族血脉,于是放着一辈子荣华富贵不享,放着好好的驸马爷不做,来帮助咱大宋大明镇守河山!”
“天生郭大侠,正是我汉家百姓之福也!——好了,今天……”
话讲到这里,按惯例该是说一番结束语,拿起木盘子团转行礼,收取一些过生活的铜板钱。哪知这时人群中忽然响起个小姑娘的声音,打断了说书先生:“不对,你说得不对!”
众人一惊之下,都向发声处张望去,借着夕阳余晖和附近灯火,却见是一个清雅秀丽的小少女,身上穿着淡黄色袄子,颈项上挂着一串明珠。那些明珠个顶个的大,戴在她身上熠熠生辉,却没流露出半点庸俗,只显出一份与生俱来的贵气。
许多人一看到她难以移开视线,心头不由得生出自惭形秽的感慨,暗想:这么出众的少女,是什么时候来的?刚才怎么竟没有发现?她又怎么会跟大家同样挤在这小村子里……
那说书文生也是稍一愣神,皱起眉头问道:“这位小姑娘,不知鄙人刚才所说有哪里不对?难道郭大侠不是为国为民,放弃了蒙古国驸马之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