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读书-第2/3页
他满以为黄蓉会说“既然你读书习字已经不错,那就从这一路XX拳法/剑法/心法开始学起吧”……却没想到她仍是让人看书。
什么“练功先养气”的,各路武侠小说好像并没有这一说。哪怕以华山气宗对炼气的偏执程度,人家也是记诵心法口诀、打坐修习内功。
光是靠着看书识字能练好武功?
那么金庸先生“渔樵耕读”中的“读”朱子柳、红花会中的“金笛秀才”余鱼同、武林中有名的读书人“君子剑”岳不群等等,早就是绝顶高手了……但他们恰恰没有成为绝顶高手,却是《侠客行》里的石破天,正因大字不识一个,反倒学会了玄之又玄的“太玄经”,成为当世武功第一人。
即便是以郭靖黄蓉夫妇俩来对比:郭靖从小在大漠生长,这些年也没什么机会好好读书,论文化水平那是大大不如黄蓉的,论武功水平倒又大大胜过她了。
可是……可是黄蓉又为什么要把读书吹嘘得神乎其神呢?
白告思绪纷乱,下意识翻开那本小册子,只见内里皆是毛笔小楷、字迹娟秀端庄,似乎出自女子之手。再看内容,却不禁轻轻“咦”了一声。
这册子里,开篇第一句话便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那的确是《道德经》里的一句原话,不过下一句却不是“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而是“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整段话的大致意思,对白告这“后世人”来说,倒也不难理解:天道总是求取平衡,要削减富余的去填补亏空,就如同流水总是往下,去填充低谷空洞。因此最完美的东西好似有残缺,最充盈的事物好似很空虚,其实是空虚残缺胜过了殷实盈余,就如海低河高、海“虚”河“实”,方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但白告觉得后边内容,反倒是《道德经》的原话更令人受启发:人之道恰恰与天道相违逆,强者愈强、弱者恒弱,现代化所说的“马太效应”才是世间普遍现象。至于《道德经》后边所说“有余以奉天下”的“有道者”,那非得有大信仰、大智慧、大能力,如当朝毛大祖师爷那般,是千百年才出一个的圣人了。
但现在并不是思辨论经的时候,白告盯着开头这句话思索了良久、良久……
再抬头,他怔怔地看着黄蓉。
黄蓉一无所觉,她已经去手把手教导杨过了。杨过自然也是聪颖之辈,凭着小时候打下的些许功底,抱着那本《论语》苦读,学起文章来竟然很快。
黄蓉教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杨过便跟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接着“人不知而不愠”的“愠”字却不认识,黄蓉停下来解释了一番,他便也点点头表示理解了,再读几遍竟就能背熟了。
然后黄蓉就问杨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应该如何解答?”
杨过支吾两句,她就笑了笑,耐心解释:“这一句是重点。旁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才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希望你能把这些道理时时铭记在心。”
白告呆愣愣地看着他们教读,看了好一会儿。
实际上,这时黄蓉的年纪也还不到三十,再加上天生丽质、灵动清秀,便跟郭芙站在一块儿也像姐妹般。白告从来都把她当作同龄人,几乎快要忽略了:她理论上是他的长辈,更已经是一个母亲。
而此刻她悉心教导杨过的模样,却真有几分慈母样子。
这时黄蓉终于感受到白告的视线,抬起头来四目相对,她莞尔一笑,笑着呵斥道:“发什么呆,好好看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