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古法榨油-第3/4页



    李轩总觉得自己做生意难,其实他和这群胡商们比起来,已经轻松不少了。

    胡商们做生意更多的是国际贸易,路途相对较长。

    而在这段路途中,每每遇到关卡,都会被当地吏员们克卡扣拿,一路下来,一部分都得孝敬那些个小鬼儿。

    但是如果现在能和李轩合作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李轩入股了自己的商队,那就相当于是有了李轩当后台。

    这以后行走在大唐境内,谁还敢对李轩的商队下黑手?

    以前胡商们也想过找靠山,可是大唐长安的这些官老爷们本来就瞧不起商人,何况还是胡商呢?

    胡商们巴不得能跟李轩这种大人物合作呢。

    李轩很快就筛选出了规模较大的十支商队,并且以相应的大红袍抵扣了入股金。

    胡商们来虽然很多,但交易环节却非常的顺利,一千斤的普茶和二十斤的大红袍,在短短的三刻钟内,就完成了交易。

    跟胡商们做买卖,就这点好,没有废话,行就痛快掏钱拿完东西走人,不行也不浪费时间。

    不像那些个世家,想要好东西,还不想多花钱,一个个的占便宜占惯了,没够。

    这一次交易,普茶一共卖了900贯,李轩收茶叶的价格为800文一斤,这一倒手,也就才赚了100贯,对于李轩来说100贯,的确不多。

    反观20斤的大红袍,李轩却卖出了400贯,扣除成本赚了200贯,扣除60贯的入股钱后,李轩还赚了160贯。

    这一次交易,李轩共计盈利260贯,还有十支商队的三层份额。

    李轩之所以要入股这些商队,其底层原因就是想靠着他们,打通一条属于自己的贸易渠道。

    自己重新培养商队实在是太耗费时间了,不如直接入股来的有效。

    上午和胡商们完成交易之后,下午李轩也和世家们完成了共计三百斤的茶叶交易,再次盈利三十贯。

    贞观五年秋,李轩独自离开长安的这段时间里,长安发生了很多事。

    首先就是足球比赛圆满结束了,最后的决赛是李世民对阵李靖,最后的结果是李世民获胜,夺得了东征的主帅之位。

    同时杨宝章也顺利的和交付了之前朝廷订购的价值五万贯的棉制品,并且开始赶制第二批价值五万贯的棉制品,如果一切顺利,在开春之前就能交付。

    李轩回来后又派遣了三十来名官奴婢前往了武夷山地区,一部分担任唐风书院的启蒙老师,一部分则是负责维持永信钱庄的运营。

    以后李轩就再也不需要去武夷山地区了,茶农们把各自的茶叶制作封存完毕之后,直接交给当地的永信钱庄即可。

    想要收购茶叶的人,直接去武夷山的永信钱庄花钱提货就行。

    最后,李轩又从潭州调出了三万贯现钱,分别送往了洪州和武夷山地区,将这笔钱作为了两地永信钱庄的备用金。

    辛苦的运输活,交给下面人去做就行了,李轩才懒得动弹。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1月23日。

    这是李轩来到大唐的第六个年头,刚刚年满十六岁。

    这一天也是李世民三十三岁的生日。

    这一夜李世民在太极殿内设宴群臣,皇亲国戚,文武百官无一缺席。

    可如此重要且隆重的日子里,李轩却没有出现在太极殿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