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古法榨油



    就算是在21世纪中,有很多地方也依旧在沿用着古法榨取植物油。

    这不是他们固执,只是在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传承,是一种对古人智慧的崇拜。

    而很多人也固执的认为,用这种古老手艺榨取的食用油更为纯粹更为健康,有些人宁愿花几倍的价格,也要购买这种纯手工榨取的食用油。

    有些人就是坚持认为,手工的就是最好的,绿色的就是健康的。

    古法榨油的前期工序,就是将菜籽进行摊晒,尽可能的去除水分,这一点,在芸薹籽入仓之前就已经完成了。

    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用石碾进行碾压,将其的碾压成粉状,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将其中的油脂榨出。

    碾压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将菜籽粉末放入木甑当中进行蒸制,这一步的目的是提高油脂分子的活性,蒸制后的菜籽出油率将得到大大的提高。

    蒸制工作完成之后,下一步就是制坯。

    用类似稻草的植物编织成天然滤网,包裹上蒸制完成的菜籽粉,然后用铁环将其箍紧,最后将其压实,形成一个圆形的油坯。

    因为油坯整体成圆形看起来就给一张大饼一样,榨油师傅也习惯性的将其称之为坯饼。

    坯饼制作完成之后,将其整齐的排列进木膛之内,然后用一根根大小不一的木楔将其挤紧压实,最后插入一根主楔。

    完成以上全部工序之后,就可以进行最后一步敲楔。

    用悬挂在屋顶的巨大木桩,通过人力拉扯动,然后借助惯性和人的推力,撞击主楔。

    主楔受力后,就会进一步挤压木膛内的坯饼,在强大的挤压力下,坯饼内的油脂就会被榨出。

    一般来讲,这种古法榨油的出油率能达到35%~40左右,可以说其出油率还是相当高的。

    六万斤的芸薹籽,最少也能榨出两万一千斤的食用油。

    榨油的工作,李轩当然还是要交给钱华生等人。

    钱华生等人,其实是不想插手榨油工作的,不是他们懒,不想趁着冬天多赚点钱,而是因为李轩之前承诺的收购资金没有到位,只给了几张所谓的钱票,而这钱票现在还在方旭手上。

    承诺的钱没有到位,钱华生等人自然不愿意多干。

    好在李轩再三保证,钱票可以当钱花,自己的棉花和茶叶也都是用钱票来交易之后,钱华生等人才勉强同意。

    毕竟,前期的开荒种植等最累最难的活都干完了,相对于这些来说,榨油还是非常容易的,现在已经上了李轩的贼船,也不差这一哆嗦了,反正手里有合约在,如果李轩到时候不信守承诺,大不了去长安告御状。

    李轩用自己的人格和三寸不烂之舌稳住了洪州局势之后,就再次发出前往了武夷山。

    收茶所需的钱,李轩依旧使用了钱票。

    对于钱票这种稀罕物,茶农们出奇的没有任何抵触。

    除了因为双方去年有过一次合作以外,更重要的是,朝廷已经下旨,在武夷山地区施行四免政策了。

    这一政策下来,导致武夷山地区的百姓对朝廷那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所以,大家才对李轩拿出来钱票没有任何的怀疑。

    如果因为区区几张钱票而怀疑贤王殿下的话,那是对诚信的亵渎!

    到了武夷山地区的李轩其实也没有想到,李世民的动作会这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