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熟练度



    顾长生的屋子属实不小。

    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略略看去,约有五十多平。

    屋中一股药味。

    丁奕到时,发现厅中已有一个一米多高的小道童正在分门别类将一株株草药摆好。

    他记了起来。

    这小道童是顾丹师的孙子,爷孙二人相依为命,已有十多年。

    前身的记忆里,这顾丹师好似也有一段往事。

    据说顾丹师是从碧水城逃难而来,早年间有一个资质颇为不凡的儿子,那儿子好像有筑基期修为,后来得罪了人,不得已才远赴他乡,来到黑林谷。

    只是不知。

    这顾丹师的孙子有没有灵根。

    “还照惯例吧?工钱我算你三日一颗灵石,如何?”顾丹师道。

    丁奕点点头。

    之所以捣药工钱便宜,是因为捣药的活并不累,散修丹师也没钱,要价太高,别人宁愿自己辛苦。

    二人说定。

    丁奕也不耽搁,径直走到厅中唯一的木桌旁,开始炮制起已经分好类的各种药材。

    炼丹很难,若非如此,前身也不会将灵石亏完。

    就算是回气丹这种一品丹药,除了主药月灵草,其它的辅药也需足足二十多种。

    每种药材的药性不尽相同,处理方法也有很大区别。

    有些药材需要浸泡,有一些又要火烤,还有一些需要研磨,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这还只是炼丹前期的准备工作。

    真到了炼丹之时。

    每种药材的放置时间、手法,以及各种药材的剂量,都需要严格控制。

    药材炮制处理不到位,放入的药材剂量也有差别。

    炼丹之时,都要考虑。

    丁奕记得前世看过一个厨师博主的做菜视频,光是一道佛跳墙,每种食材都需要不同处理方法,好几天才能做出一道菜。

    炼丹比之做菜,要精细的不知多少倍。

    不过丁奕暂时也没机会去炼丹。

    他依着前身的记忆,将一根根药材分别处理,初时还有些生疏,后来也渐渐熟悉下来,也不觉有多枯燥。

    ……

    这一单捣药的活,足足干了半个月。

    丁奕喜收五颗灵石。

    这日劳作完毕。

    顾长生一边取出五颗灵石递给丁奕,一边夸赞道:“丁道友这捣药的手艺倒是越发精进了,老道原还担心丁道友手艺生疏,是老道浅薄了!”

    说者无意。

    回到“家”中。

    吃了晚饭,丁奕思索起白日顾老道所言。

    这半个月,他也有这种感觉,初时捣药,每种药材处理起来都很艰难,就算照着记忆来做也偶尔会出错。

    到了后来,却是越发熟练,各种药材的处理都得心应手、顺手拈来,甚至在一旁观摩的小道童也不时投来钦佩目光。

    原以为这只是自己消化了前身记忆,又每日打坐苦修《长春功》,记忆力更好的缘故。

    仔细思索后。

    丁奕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