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北行之始



太阳如同被黑夜追赶着般往西边垂落。夕阳渐沉,赤色盈满西方天际,夜幕从东方已撕开一角。

回山途中周荣还在思索着这件事儿,这一趟他可谓是收获颇多。

武道一途,他认识到了自己临敌经验上的严重不足。在洛阳城,他结识了王振江这么一条汉子,又顺道见证了一对夫妻的幸福美满。

回转门中后,他先是向师父禀报了一番。源冲自然是又斥责了他性格鲁莽,做事不计后果。还好这次碰到的并不是什么高明人物。见周荣并未受什么大伤,事情也算圆满顺利,也就不再多言了。该说的这几年已经不知道说了多少

源冲很是心焦,周荣这性格,往后闯荡江湖定然会吃大亏啊!希望经历得多了他自己能够明白吧。

随后周荣又去找到了还在藏书阁中看书的弟弟。

周萍这段时间一直暂管着藏书楼,每日都是修行读书,他看着哥哥高兴得表情也不禁感到有些羡慕。

自己何时才能直面江湖,一展所长呢?

“快了吧,北上……总有机会的。”他心里想着。

夜色漫天,周荣用过了饭便早早回屋打坐调息了。

待得处理完轻微内伤,伴着夜色,周荣沉沉睡去。屋外繁星点点,相信会有场好梦……

………………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转眼便已经到了八月,再过几日就是中秋佳节了。

君山观门风简朴,往年除了春节外也都没在意过其他节日,想来今年中秋也会如往常一样“草草了事。”

不过周荣却看不到了,他今年不能在门中过节了。

还有一个月便是各大派约定齐聚“横沙城”的日子,门中决定派几个出色弟子先行出发,长辈们则会在“周流阴阳神功”彻底完善后携其余弟子北上。

周荣与周萍两兄弟都在先行队伍中。

周荣自然算是“出色弟子”,而周萍则完全是向师父求来的这次机会。

源冲想着:小徒弟终归要见识闯荡一番,这次安排的为首弟子是杨金封。想那杨金封平日稳重严谨,当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周荣这些时日经常与门中师兄弟切磋武艺,以此增长临敌经验。平日里他在同一辈弟子中就罕逢敌手,此时也是信心大增,自觉拼尽全力下可与杨金封师兄相抗。

想那杨师兄,他乃是源常师伯门下,二十一岁的年纪便已是观中此代弟子第一人,已经完全贯通了中丹田。

君山观这一代,掌门弟子年纪还小。除掌门弟子外,其他各个长辈门下弟子在未有安排门中具体事务前不赐道号,素柔师姐则是因为从小跟着处理门中财务,故不在此列。

八月初十,晴空万里,周荣、周萍以及杨金封三人拾掇停当,拜别门中长辈,下山策马,面北而行。

离约定时日还有两旬,所以他们三人也并不着急赶路。杨金封江湖经验老道,这一路上还时常与他们传授一二。

什么“逢林莫入”、“野店不歇”、“昼行夜宿”、“闲事莫管”等等……

饶是如此,三人也在八月十四这一天清晨赶到了“济源城”。

济源城地处河南边界,其城面水背山,设有沁河栈道连接外界,城外立有“大明寺”,寺中僧人平素阅经习武,庙中香火也颇为鼎盛。

济源周遭自古以来也出了许多名人,“愚公移山”便是出自这里。周荣小时候携弟弟跟随乡亲们逃荒也途径过这里。

三人牵马信步城中,纵眼观去,虽远不及洛阳繁华,但其规模也算称得上“大城所属”了。

却有一点让他们略感怪异。这城镇街中竟鲜少有女子出行,就算偶有遇见几个上街采买的,她们也都是轻纱遮面,围巾包头。

“难道此地民风如此怪异?”周荣思忖着,可又觉得不对。自己当年途径这里时也不是这般境况啊!

收束心思,当下不再多想。三人又行了片刻,寻得一处“隆泰客栈”歇脚。

此时临近晌午,客栈大堂中食客颇多。济源城并无商道,往日里没有太多外客投宿,客栈的作用便相当于半个酒楼,平日里为当地食客提供些便宜的家常酒食,这些食客通常也都是城中各行各业的百姓。

周荣抬眼扫视一圈,但见堂中多数人都在饮酒笑谈,只一人不同。那是名身着淡黄素衣的女子,她独自一人坐在客栈角落,周荣看不清面貌,只觉得她举手投足间英气飒爽,似是有不俗武艺在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