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何谓民心(二)-第2/3页



    无论是朝廷,还是世家豪强,都没有给他们真正的庇护,这个时候,张角出现了,太平道出现了!

    他带来了新的守护者,中黄太乙!

    世家豪强有其局限性,在当地影响力极大,出了地界,则强龙不压地头蛇。

    能够号令天下,联合州郡的东汉朝廷,也已经在百姓心中失去了公信力。

    张角的太平道,跨州连郡,将百姓重新拧成一股绳,重塑一个新的秩序,他们会和世家豪强还有本地的郡县官吏谈判,他们会帮助百姓申诉不公,会免费施医赠药。

    太平道,充当了原本官府应当做的角色。

    时人多言,张角以善道,教化天下,百姓多附之。

    直到,连续两年的大旱,田地颗粒无收,但是原本田租却是说好了的,世家豪强可不会这么好说话,暂缓一年已经是太平道调停的结果,暂缓两年,呵呵!

    就像那句话说的,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官府同样没有减免租税的政令。

    天灾犹可止,**不可终。

    最终的结果,就是一场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一。

    张燕知道黄巾军的历史由来,何仪黄邵也很清楚,所以会在冬季息战,甚至来年,如果情况允许的话,也会保持息战状态。

    黄巾军不能打持久战,他们说到底不是职业军人,他们起义的目的也是想安安分分地种田。

    只有何曼是后来跟着他大兄进来的,所以盼着打仗。

    而针对民心,田税和口赋不变,但算赋,有张燕和黄邵在,也不会有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但这需要时间验证。

    张燕可以承诺永不加赋,每天都可以承诺,但得有人信才行。

    就好像他以前的老板曾经对自己说,一年以后,就可以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辉煌人生。

    自己傻乎乎地信了。

    结果不到半年,他和小姨子跑了,工资还有一个月没发呢。

    另外一项和东汉朝廷争夺人心的政策,就是徭役。

    太原百姓畏惧黄巾军,不止是畏惧黄巾军的武力,也怕黄巾军会抓他们进军营,实行永无休止的徭役征用。

    彻底终止徭役是不可能的,各种工作包括后勤,总要用到民夫,除非天上掉下个系统,直接开启未来科幻。

    明年开春,张燕就会用黄巾的第一次徭役征用,尽量打消太原百姓的疑虑。

    “叮!”

    屋外的风铃响了,黄邵走进来,拱手道:“督军,郑铁柱他们已经出发,分十路,去阻击最近的十路盗贼。”

    “另外,督军所书写的三字经,已经抄写了三千份,准备交给军中的传经士。”

    张燕满意地点点头,“嗯,我们的传经士可有不懂的地方?”

    “没有。”黄邵摇头,“这三字经,句句通俗易懂,且用字也简单,更是暗合儒家经典,比起秦代李斯所撰写的仓颉篇,立意稍差却更易理解,比较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优美不足却朗朗上口,比较史游的急就篇,虽不实用却志存高远。”

    “开篇人之初,性本善,六字,更是完美概括太平经要义,也暗合孔孟之道,真乃天书也……”

    黄邵夸起来,嘴就没停过,跟喝了假酒似的,滔滔不绝。

    “咳咳!”张燕不得不打断他一下,“吩咐传经士,三日后出发到各县各乡去,那时郑铁柱他们应该也打完了,另外我们也要提前通知,太原各地的学堂即将开学,让百姓们都带着孩子来就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