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坚壁清野



    望着蒋大猴那似笑非笑的胖脸,张燕有些颓然。

    并州刺史和太原太守的大印,应该是在黄邵手里的,却出现在这些山贼的保证文书里,黄邵在干什么?

    他想反?

    反黄巾?

    为什么现在反?

    经历了这么多场战斗,从曲梁到广宗,从天公将军到地公将军,从冀州到并州,即便三公将军尽皆阵亡,十余万虔诚的黄巾信徒慷慨赴死,黄邵都挺过来了。

    没理由现在反啊!

    黄邵也是黄巾军的老人了,一步步看着太平道逐渐壮大,终至覆盖八州。

    他在曲梁城外也曾死战不退,力竭而降,哪怕被刘备等人生擒,押送到曲梁城内,历经卢植和董卓两任中郎将的严刑拷打下,依旧没有投降。

    等等……

    张燕的脸色突然有一点不自然,他不自觉地想起了另外一个人,900年后的秦桧,同样的前期积极反抗,被俘,假装不屈,实际摇尾乞怜,然后回归,获得信任,接着便是通金控宋。

    更远一些的,某位姓汪的著名人士,曾作歌一首,“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后来成了“当时慷慨过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那么黄邵是不是也……

    他们的经历实在是太像了,从前的反抗决心并不能代表之后的反抗决心。

    黄邵……你投敌了吗?

    张燕不由得多想。

    ……

    翌日,天气晴朗。

    张燕从狼孟开拔,途中不断召回被调离的黄巾队伍。

    全军人数达到六千左右,向晋阳方向行进。

    一路上,农田荒废,大量的草秆堆积在田边,没有人过来焚烧,也没有人把这些草秆背回去做其他用途。

    途经的几个村庄杳无人迹,和狼孟城的情况一样,房门大开,没有粮食储存。

    张燕让人翻了好几家的地窖,没有发现一粒粟米,哪怕是一坛酱菜都没找到。

    “黄邵啊黄邵……坚壁清野到这个地步,你是真的铁了心吗?”

    张燕喃喃自语,望向前面还在带人努力搜索的郑铁柱,大声讲道:“不用再找了!我们走!”

    “直接去晋阳!”

    郑铁柱扒了扒嘴,似乎想说什么,但看着拨马就走的张燕,还是什么也没说,默默地吹响哨子,召集手下离开。

    ……

    经过一日的行军,张燕部队抵达晋阳城外。

    黄巾的黄天大旗依旧遍插城头,似乎什么都没变,但本该立即开门迎接的城门吏却迟迟不现身。

    吊桥被拉起,汾河水在枯水期依旧有着不小的水流量,忠实地扮演着护城河的角色。

    “开门!开门!”

    郑铁柱带人上前大叫。

    “督军回来了!还不开门?”

    “人呢?人都死哪里去了?”

    郑铁柱仰着头,指着城楼上晃动的几个人影,“喂!说你们呢!躲什么躲!我都看见你们了!快出来答话!”

    几个兵丁畏畏缩缩地不敢回应,俱都躲在城垛后面再不露头。

    “你们都是谁的属下?竟然敢不回应督军渠帅的要求?把大军拦在城外,想干什么?东门门侯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