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下曲阳交战不克-第2/3页





    张燕垂头低语,“那是自然。”

    “官军既然已经朝这边而来,那便请燕督军加快速度撤离吧,我会让高升协助你。”

    张燕无奈,只能下了城楼,催促队列加快速度登船。

    除了粮食之外,有些不太重要的物资,例如金银什么的,就不要了,反正我们去了并州,也不是打算做买卖去的。

    没错,登船。

    张燕和张角的计划,之所以是先从广宗撤退到下曲阳,再撤往常山井陉,而不是直接撤往井陉,就是因为下曲阳有河。并且可以直通到常山境内,到绵曼水以及沱河支流,在浦吾下船,距离井陉山,不过八十余里不到,骑兵一日便可到达。

    在古代,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水运永远比陆运要好得多,不仅快而且运得还多,风险也小些。

    水贼比山贼可少的多,也更好对付些,甘宁带的锦帆贼除外,那家伙是个特殊例子。

    高升这家伙搜集了附近大泽水网上的船只,尽皆用于运送黄巾军和冀州民众。

    不过为了防止太过明显,张燕还是让他稍微留了一些给官军渡河用。

    一方面是为了迷惑他们,一方面也是变相地去阻止他们太快追来。

    有的时候,把敌人逼得太急,困地太过,坚壁清野搞得太狠,不一定就是好事。

    有少量船,需要花一点时间渡河,和没有船,自己做浮桥渡河。

    后者说不定还更快。

    张燕自己也踏上了一条楼船,在和城楼上的张宝遥相告别后,他也离开了下曲阳。

    一段时间后,高升回到了下曲阳城内,因为官军,来了。

    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在下曲阳城前的那片平原上依次摆开。

    枪戟如林,戈矛如稻,汉军的赤旗遮天蔽日。

    甲士身上已经不见血迹,但一些边角的缺损和磨痕,都在诉说着这不是一支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而是一支百战精锐。

    照例,官军骑士倏然出阵,在两军阵前一番叫阵,驳斥了黄巾起义的正确性,肯定了黄巾贼寇的破坏性,诉说了黄巾贼的种种乱举,多少多少人因此家毁人亡,突出的就是一个四字成语:罪大恶极。

    接着又对己方的队伍一通夸赞,王者之师,主持正义,国家栋梁,讲得就是一个忠肝义胆。

    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

    “天命在汉!不在黄!”

    “苍天高挂!妖道当诛!”

    “黄天非天!黄巾为贼!”

    对此,张宝唯有念诵太平经,予以回敬。

    皇甫嵩这次很谨慎,经过广宗一战后,他已经把冀州黄巾当做是一股能和他手下的精兵一较高下的正规军来看待了。

    因此,作战流程上,也是致师,攻城两步走。

    两军交战,从早晨,一直打到下午,两边的战鼓几乎都被敲烂了,但下曲阳城依旧还在黄巾手中。

    “鸣金收兵!”

    “明日再来!”

    金钲之音穿透了整个战场,紧接着下曲阳城内也响起了类似的声音。

    双方不约而同地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两边的士卒拉起身边还能喘气的伤兵,把他们拖回军中,那些死去的人,稍后也陆续有人前往收敛,这是两军少有的默契,为了防止瘟疫的发生,也是两军将帅尚存理智的证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