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代入排除法
这个案件的脉络逐渐开始越来越清晰。
首先排除小区内人员作案,整个小区差不多100户,最密集居住的一幢楼也只有9户,有的一户也没有,入住时间最长没有超过一年,六成以上住户都是退休的老人,像李雅聆这样的年轻住户,多为租住,彼此之间都比较陌生也不存在邻里矛盾,而且李雅聆从事的这个行业,基本不需要和人打交道,可以说除了物业大概没人知道她的存在。
小区物管和保安对住户的情况算是掌握,但案发的时间段都有当班或休息的证明。
从拿走手机和钱包的手法分析,一开始是想制造入室抢劫杀人的错觉,可南山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偏,要做这类案子,选择对象也应该是湖滨这种楼盘,流窜作案也可以排除。
可以肯定凶手是从小区外部进入,整个罪案分三段时间完成。
第三段,C来到现场,完成清理后通过小区到体校之间树林离开,来去都很隐蔽无痕迹。这一段暂时呈现了三个人,老洗、叶少华和马玉,勾兑酒是否与南山的凶案有联系尚不确定,但三个人都熟悉体校这一环可以确定。体校的监控拓扑图是个重要环节,不排除三个人都有机会了解到拓扑图,老洗虽然就住在体校,但如果他需要向C传递规避监控的信息,他也有了解的必要。
第二段,B也就是学长进入现场,这是个意外发生的中间环节,他只拿走了可能让他成为嫌疑对象的手机,来去都暴露在监控之中。
第一段,A来到现场,从南山别景的地理位置分析,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该出租车或网约车,或者是自驾。
从方便来去的角度考虑,首选是自驾,其次是网约车,小区虽然偏,但信号是覆盖到了,刑斌用过地图定准还是准确的。
当天进入小区的外部车辆有五部,一部车是胡女士,一部车是学长,另外两部是来小区看望父母的年轻人,还有一部是刑斌搬家的进出的车辆,可以排除。
如果乘车来到小区,离开时可以选择网约车,从离开时的慌张来分析,可能也会选择走小树林,他熟悉环境且南山的附近的网约车并不多,需要有较长的等待时间,他不会有这么淡定的心情。
唯一让刑斌没解开的是,动机,为什么要杀害李雅聆。难道是意外?
抛开A和C,学长是最有可能和李雅聆之间因为借钱而产生不愉悦导致意外,这着实令人头疼。
“你觉得动机是什么?”
“我们之前不是推断过,定义情杀吗。”刚子喝了一小口酒。
“是,我只是在想,因为情,是蓄意还是意外,如果是意外,那么我们一路下来的分析和方向,都印证无误,但如果是蓄意了?”
“那么学长的出现和后面的现场清理就显得这个蓄意设计很冒险,李雅聆联系谁约谁什么时候到家里,这是个未知数。如果是我蓄意要做这件事,我会选择晚上去,毕竟那地方偏,晚上过去聊感情也合适也不会有什么意外的干扰,但显然与案情不符合,我断定是个意外。只是这个意外发生后,第三人真心不好找,首先你得信任这个人,起码99.99%的概率不会把你卖了,毕竟是杀人。其次你还得相信这个人有处理的方法和能力,要不就等于露了口风。所以凶手离开现场后第一时间应该是打电话告诉一个他信任的人,至于是否是他要求这个人帮他处理现场,还是这个人主动愿意帮他处理,这不好说,
这两个人的关系又是什么,父子?兄弟?朋友?,按常识来想,更多的可能是父子。”
刑斌看看杯子里和瓶中的酒,已经开始感觉到了有倦意,果然这酒上头。
“我们把手中的三个人逐一代入吧,按进入现场顺序分成ABC,我们只代入A和C,老洗你清楚,先来。”
刚子开始代入老洗:
老洗父亲是学校的副校长,这也是他留校的原因,七号他下午没课,上午下班就没回过办公室,但从了解的信息分析,他和李雅聆完全无交集,只可能是C。
他有一个姐姐,作为兄弟也排除掉,那只能是朋友,而在学校旁敲侧击的了解,目前没掌握有谁跟他关系特比铁。
他是叶少华和马玉的学长高一级,而且小学到高中都是在城里读,他是毛孩子那会儿体校也是不比现在南山别景方便的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