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循序渐进
世间没有任何一件事,不经过程就能直接得到结果,过程的长或短,有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也有机缘的成分,但无论如何,分析和排除,假设和求证,贯穿始终。
莎??亚说:我们所要做的事,应该?想到就做;因为?的想法是会变化的,有多少舌头,多少手,多少意外,就会有多少犹豫,多少迟延。事不宜迟,刑斌打开电脑,准备画个关系图,系统进入桌面,弹出了新邮件信息。
车管科已经整理好7号当天全部进出小区车主资料的电子文档,有业主有外来车辆,趁着刚子买盒饭的工夫,刑斌做了一个大概的浏览,鼠标滚动到一行记录,一个名字勾起了刑斌的兴趣:毛会得。
毛会得,湖滨案胡女士的丈夫,这个发现让刑斌挺意外也有一些小惊喜,不管怎么样,就像是在大量杂乱无绪的资料中,找到光线透下来的方向。刑斌核对了毛会得留给刑斌的电话,和车主资料上登记一致,再看车辆的出入时间:
进:13:47
出:14:11
跟刚子吃饭当口,刑斌把小区入口闸机录像找出来,没错,在同样的时间点,一台同一车牌号的SUV进出小区,闸机的聚焦主要是车牌位置,无法拍到司机,但是车辆号牌是确认无疑,可是当天毛会得出差在深市,第二天凌晨家里事发才开车赶回家,虽然两地车程只需要两小时,可在这两地间这么跑来跑去,除非是网约车,但明显毛会得没有从事这工作,这需要跟当事人确认。
刚子把笔录资料和车主信息一起归纳做了张思维导图,进会议室投屏在大电视机上,李雅聆的关系图里延伸了三个半对象:卫慧、马玉、原工作单位是直接关系,毛会得算半个。
卫慧:她隐瞒了身边的一些可能与李雅聆相关的社交信息,两个共居一室两年的闺蜜,彼此的社交圈,或多或少都有交集,一个人如果可以要隐瞒生活中某些痕迹,那必然是因为这些痕迹会牵涉到某些人或事,产生不明确让人不安的想法。
马玉:目前比较边缘,这是一个满肚子墨水的健身教练,学识广博,逻辑清晰,言谈之间从容又淡定,在刑斌的经验中,真伪最难辨,因为他们总有合理的逻辑。
毛会得:是个意外。
原工作单位:目前暂时排除。
信息还是太少,人就像一棵树,在一生历程中不断的生长枝丫,长短不一,形态不一,而在这棵树生长的过程中,如果一路笔直向上而无旁骛,也就不需要斫正,也就只有她本人才能告诉你,她的人生。
“现在几点”,刑斌问刚子。
“八点不到。”
“我们去找卫慧,开车过去半个小时,不算太晩”,刑斌在抽屉里拿了一款上个月换下来的旧手机,拽着刚子出门。
这是一座不夜城,纵横交错的交通设施,构成了城市的血脉和骨架,夜色的灯火虚幻浮华,流光溢彩,终究比白日的城市多了飘渺的希望,如果遥望星空,身就似在飘渺处。
在楼层的楼梯间里,刑斌打通了卫慧电话,告诉她有一件物品需要确认是否属于李雅聆,所以着急打扰,十分钟就能到,卫慧虽然有些勉强,但还是同意了。
“你说的倾听和安慰不会是我们吧”,刚子笑笑。
话音刚落,卫慧的房门开了,不过出来的不是卫慧,一个身材瘦高戴着黑框眼镜的男子匆匆出来,走进电梯。
敲开门的时候,
卫慧一脸惊讶:“还以为你们在路上了。”
“着急,是快了点,不过也刚好。”
刑斌微笑着进屋,把带出来的旧手机拿给卫慧。
“你看看这个手机是李雅聆的吗?”
“不是”,卫慧只是瞄了瞄手机,一口否定。
“嗯,那刚刚从你屋子里出去的男士,他认识李雅聆吗?”
这个问题很突然,卫慧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嗫嚅着:“跟他有什么关系?”
“这么来理解,李雅聆非正常死亡,这是一桩人命案。对于警方来讲,尽快缉凶惩恶是刑斌们的责任和义务,那么提供李雅聆生前的社交信息,有助于我们开展工作,也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信息越多越有助于我们寻找和突破,再说你们也是闺蜜,你也希望警方早日缉拿凶手,对吧。”
卫慧沉默不语。
“我们只希望在李雅聆日常的生活信息中,去挖掘接近案情的真相,没有特定的针对任何人,或者说换个说法,相关的任何人都是我们查问的对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