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现场-第3/3页



还有一点,手机在床头,她是拿着手机走到了厅里,刑斌在房间里打开手机看过,满满的信号。

刑斌和刚子来到临湖的绿道,有人夜跑,有人散步,还有小情侣谈情说爱,只不过稀稀拉拉,小区的围墙并不高,大约2米,如果健步上墙翻越过去,不会超过3秒,谁也不会注意到,刑斌瞅瞅表,快9点了。

“这边一段的录像看到什么时间段。”

“案发前后两小时。”

“可以再把时间段放长一些,现在这会儿9点,嫌疑人不会太早来这儿,虽然爬墙只是一眨眼间的工夫,但怎么也要挑人少的时间毕竟这是在作案。”

“O的,从8点往后呗,他要是从这儿爬,什么时间潜伏进小区就清楚了。”

“爬墙出去后的治安监控,也尽量都过一过,没准儿跟着监控我们就顺着摸过去,就此拿获。”

“你想多了,倚着治安监控就能破了案,我们得失业了,后边儿也看了一段,跑过临江大道,就闪进了批发市场消失了,那边有一条破巷子穿出去是一片拆掉的老小区,无影无踪了”刚子哈哈大笑起来。

刑斌跟刚子一起理了理思路。

一:笔录时,胡女士肯定有所隐瞒。

二:初步推断,嫌疑人从小区外爬墙进入,通过电梯或走火通道上顶层再上楼顶,不过可以推定为走火通道,因为通道里没有监控。

三:从房间家具的整齐程度看,打斗不算激烈。

四:嫌疑人在身高、力量有绝对制服受害人的情况下,还是动了凶器。

五:在嫌疑人使用了凶器的前提下,受害人的伤情并不严重,即便胡女士练健美瑜伽,也不具备和持械嫌疑人对等搏斗的能力,成年男性和女性在肌肉力量上,没有可比性,除非女生受过专业的训练,胡女士显然不是。

六:求救时间点,由监控所知到他们求证的结果,这个时间差过长,伤虽不严重,但毕竟在失血,这可是性命攸关,成年人必备的常识。

“那么,倒序推一推,胡女士确定是隐瞒什么。”

是的,可以肯定,但她究竟会隐瞒什么了。家里失窃,而歹徒又持械行凶,自己也身受五创,虽不致命,但若一直失血,得不到及时的救治,那就会危及到生命。为什么?

凡事皆有由来,从没无缘无故的爱恨。

刑斌跟刚子讲了一个故事:刑斌是跟随父母的工作调动来到这座城市,在来到这座城市前,他整个小学阶段都在内地的一个小城市。小城市嘛,比沿海开放城市落后,特别是经济,除了机关单位有稳定收入,国企都面临下岗。可那时偏偏出了个爆炸性的案子,他父亲单位的一个保卫干事,居然受了一个因为长期旷工、斗殴被停职下岗的青年工人的蛊惑,在值班的时候,准备盗窃枪支(那个年代很多三线大企业保卫部门都有枪支),正好被同事撞破,于是杀害了同事,两个人一起携枪逃跑。当然,他们并没有逃掉,警方组织追击,在距离单位不远的江岸边上,经过激烈的交火,将二人当场正法。公安机关和单位都觉得很震惊,那位青年工人,也只是个工人家庭,父母已经下岗,他也下岗。一个三无人员,究竟能许下什么样的利诱,让一个保卫干事甘冒死罪,杀害同事,盗窃枪支。反复的调查、走访、问讯相关人员,终于还原了一个让人无法相信的原因。两人起初仅认识并无交集,一个偶然的机会,青年工人和妹妹一起来单位替父亲办理事情,在门岗登记,姑娘长得漂亮,保卫干事一见就动了凡念丢了三魂,被一眼就瞧破了心思。青年工人然后借各种机会接近干事,许诺只要他能偷两支枪出来,一定让妹妹嫁给干事。就这么个利诱,八字还没有一撇,算是个什么事,可居然成立了。

“我觉得就是一个故事吧”刚子说。

“故事来源于生活。”

“人的脑回路可能有时候不能用逻辑来分析。”

“是的,也许就是一种执念,让人觉得这事一定得做,小伙子看上了姑娘,一定要娶这姑娘,一定得协助犯人逃狱”

“那你看胡女士是有什么执念吗?”刚子歪着脑袋看着刑斌。

“不知道,可能我是有执念的人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