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躺平-第2/2页
格局!一定要把格局打开!
看着他们吃得津津有味,卢飞挂起一脸满足的微笑,不再停留,得意地哼着歌离去了。
等卢飞走远,其中一名有上进心的乞丐忽然用力拍了下大腿,对同伴抱怨到:
“哎呀,瞧我这脑子,光顾着吃了,忘了向这位兄台讨教乞讨之法了。”
同伴撇了撇嘴,“昨晚听小四说,他从城北乞讨回来,亲眼看见这位小兄弟躺平在地上,然后就有一位香客施舍了几两银子。”
“噢?那咱今天也躺平吧?”
“躺平?这个词用的好,嗯,今天就这么干!”
……
话说卢飞离开滁县后,继续向东南进发,不到晌午,就到了应天江浦渡口。
这里作为长江上的大码头,又临近大明行都南京,江面上漕船货舫来往如梭,码头热闹程度自是不必多说了。
有渡河的过客,行商走贩,地痞和乞丐,鱼龙混杂。
但更多的,还是在岸边卸货装货的伙计们。他们赤着膀子,或是推着小车,或是挑着担子,很是忙碌。
现在,已经走了那么久的路,也感到了一丝饥渴。他便买了一串冰糖葫芦,在人潮中,边走边吃。
慢慢地,卢飞走上一只乌篷船,站在船头,向南京城的方向抬了抬下巴,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姿态。
船家跑南闯北,见多识广,立刻会意。于是默不作声地抽回船板,拨杆离岸。
今日,往来的行船并不多。卢飞上的这艘船,顺着浪花一路前行。
此时,卢飞后背挺得笔直,左手负于后,右手虚摸着下巴,抑扬顿挫地高声吟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
谁料还没等他吟完第二句,就听到一旁拨桨的船夫嗡声道:
“客官,这是长江!”
“啊?”
突兀地被打断,卢飞差点没憋过气去,剧烈地咳嗽了几下。
如果这是在现代,那肯定会有人骂自己煞笔了吧?
不过这是在古代,那些不堪入耳、搞人心态的犀利词汇应该还没发明出来吧?
如是庆幸着,这时船尾处的乌篷里传出两个小姑娘拍板顿足的一阵爆笑声。
终于,该来的还是来了。
虽说这种反馈还不足以触动他那脆弱不堪的玻璃心,但也成功唤醒了他深藏于身的羞耻心。
卢飞这脸啊,顿时感觉火辣辣的。
其实他选择上这条船的原因,就是因为看到船上坐着两个小女孩。
本想以这种方式吸引她们的目光,然后一齐讨论一下大明朝的风物,消遣一番。
谁料,分了神,错把长江当黄河,闹了个大乌龙。
好在一路还算顺风顺水。少顷,船便抵达了江东门码头。
将船靠岸停稳,船夫放下了搭板。见此卢飞也递上了船资,快步下船离去。
唉!是在是太丢人了!
我这运气好像也不怎么好啊!
或许是忘了在城隍庙上香吧?
卢飞心绪乱舞,步履如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