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游村



    经过一番摸底,曾文比之前知道了更多怀里的信息,为什么要周知?打探清楚?因为曾文准备融入现下社会,就要先了解民俗风情,地区特色。合适就以此为起点,先把生计问题解决了,不先解决温饱何谈其他,温饱才是安身立命为本啊。

    从田畴处得知怀里虽然不是什么世外桃源,但也能安稳度日,除了近段时间太平道时有骚扰,其他都还好。曾文想那太平道只是一些流窜的太平道,幽州右北平郡本就人少,估计太平道也只是试试运气。而且距离黄巾起义还有五年,这里也不算主要起义区域。住在在这里与人聚居,不至于流落荒野,对于现代人曾文来说,孤独太难了。

    问完田畴,曾文捋了一下。

    首先,这里的人都不是大恶之辈,住起来也比较单纯,虽有些宵小,凭自己带来的枪和匕首当能解决。其次,怀里的人,二十六户是原始合作制,也就是各有安排,这个怀里就是一个集体,有些像原始部落,不过更加文明一些。

    有事大家出力,谁家有事也互帮互助,倒也和谐,姜老被推为里正,虽然不在编与朝廷,是隐户里正,但实际管理着这里,所以陌生人曾文住在姜老家里,而不是田畴家里,按道理宿住田畴家才是,因为是田畴带回来的人,也是其救命恩人。

    但田畴家里不方便,何况也没多的住处,现在这两间房还是在村里人帮助下,由一间扩为两间,一个妇女带两个娃,房子也不算太大,加之男人不在家,若住在这里闹出什么流言就不好了……

    村里人家每天有出去打猎的,砍柴的,或者外出寻找有用之物的,所以出村忙碌的人都要去里正那记录,晚间收工再清点一番收获,若天黑前还未回村,村里会派人寻找,也算是一种保障,大家都能免除一些艰难。

    外出归来所有收获,都登记下来,多人合作的里正平均分配,单人行动就归自己,田畴去猎狼,虽然有赌气成分,但也是心有独享的想法。

    当然里正分配也要收取一些好处,收取好处相当于上税了,靠的是威望和公道,只要做事公道,威望还在,就不会有人说三道四,如果有为难的事,就集合何权,耿秋,王环,周震四人一起商议,这四人为村里的长老了。

    何权会木工,是村里的木匠,耿秋是会打铁,王环是泥瓦匠,周震据说当过边军,后来作战手指头断了,就逃至此处安生,所以这四人都有手艺,因此也有威望,谁家还不求着做点事,周震则是猎户们的管事人,是射箭等军中武艺的传授人,负责村里对外的防卫。

    怀里关于村里之事,按照之前旬月收获,每家都出力出物,大家一起完成。村里能写字的就里正,除他还有一曾姓人家的曾吉也会写字,只是好像因为羞于当野民,于是不愿出任长老。

    听田畴说这家人是鄫国后裔,春秋鄫国被吕国所灭,曾氏族人逃亡鲁国求生,于是改姓曾了…

    怀里村依山而建,一座低矮山脉在村落后方,村里人平时生活在村子里,有外敌入侵可撤到后方,这个小山脉算是天然城墙,而且山脉后方有平地,这块开阔的平地后面则是徐无山脉高峰了。村里人开荒平地,种植黍米,只是太少了,而且荒地不算肥沃,人口有限,种子有限,发展不起来,村里种粮食的也就两三家人,田畴家就是其中之一。种了两年现在也不过一石多点,种子是田母逃难时带的些许口粮……想要购买,因为是野民,就是没有户口的人,去买卖怕暴露,要是被举报,县里周知,那可就大祸临头了。

    这怀里的黍米产量很低,一颗米种下去,得三四颗,甚至无产都有可能,主要是种植条件和技术比较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