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闱 -----晋.江文学城独家--……-第4/6页
趁着这会儿整个人神清气爽,林远秋又接着做起律法题来。
他没抱着侥幸,虽眼下一切还好,可明日会怎样,林远秋并不清楚,现下他能做的,就是趁着情况还好的时候,抓紧时间把考题做好,且还要保证答题的质量。
显然林远秋的考虑是正确的。
因为到了第三日,不论布帘再怎样遮挡,难闻的臭味还是不受控制的钻了进来,充彻着号舍的每一寸地方。
好在第一场的答卷,林远秋只剩下两道算术题还未做了。
所以别前功尽弃,哪怕气味再浓再难闻,也得集中注意力认真审题,一定要让第一场考试有个好的收尾才行。
再说,不就一堆有机肥料吗,当谁没见过似的。
想到这里,林远秋干脆把布帘拉开,既然臭不可闻已经避无可避,那就没必要挡着空气流通了。
许是“破罐子破摔”的缘故,接下来,林远秋的心思真的没再放到隔壁七八桶“有机肥料”上,而是不慌不忙提笔蘸墨,开始在草稿纸上解答起算术题来。
第一题讲的是众人凑银钱买一件物品,若是每人出八钱,那么还余三钱,若每人出七钱,就还差四钱,请问人数和物价各是多少
这种的题目,对来自一十一世纪的林远秋来说,并不难,只要找准等量关系,再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组,就能轻轻松松把答案给解答出来了。
最后林远秋算出的答案是,一共有七人,而该物品的价格为五十三钱。
等把最后一道算术题解答出来后,时间已到了午时。
中午这顿饭,林远秋是肯定吃不下去的,他也没纠结,而是从考篮中拿出所有题卷,开始一张张检查了起来。
今日是第一场的最后一天,等到了酉时,就要交卷,虽考篮里的答卷昨日他就已经仔细检查过了,可并不妨碍他再从头看一遍。
和上次乡试一样,等酉时大家教了试卷之后,就有差役过来把粪桶抬走清理。
终于少了臭味,林远秋感觉自己又活了过来。
也能感觉到肚子饿了,巷口处就有装水的大缸,林远秋用竹筒装了之后三天的用水量,然后点燃煤油炉,开始煮小鱼干泡饭。
摸清楚了规律,接下来的两场考试,林远秋也用了与第一场相同的法子应对,那就是趁着第一第一天臭味不太强烈的时候,抓紧时间答题。这样等到了第三日,布帘都挡不住刺鼻臭气的时候,自己面对剩下不多的题目时,就不用担心会心焦的出错了。
第三场的策论,其中有一题讲的是安国强军之道。
这样的题目,若换作之前的林远秋,要想把文章写的有血有肉,肯定有困难。
毕竟纸上谈兵虽听着头头是道,可没有实质性的论据做填充,只会让考官觉得你夸夸其谈,不切合实际。
可经过这三年自己对闱墨的研读,加之与周子旭对多方资料的收集。林远秋觉得,如今自己再写策文时,用思如泉涌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交了第三场的答卷,今年的乡试的答题环节算是全部结束了。
趁着这会儿天空还亮着,林远秋开始收拾起自己的考篮。今晚他们还需在贡院里待上一晚,等明日一早就可以出去了。虽一身汗臭,可此时林远秋心里却是如释重负的轻松。
九天九夜,实在太不容易了。
收拾好考篮,林远秋刚把水煮上,就看到周子旭提着考篮过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