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当年之事-第2/3页
“宰相大人,圣人这是什么意思啊?”
大理寺卿周祥云此时依然跪在地上没有起来,而是仰头斜看向右手边已经拖着笨重的身体蹒跚着站起身来的宰相吴宓询问道。
宰相吴宓起身后提了提官服微微低着那肥硕而沉重的头颅来看着周祥云思索了一下。
“周大人,您这边都把事情做完了还要圣人什么指示呢?”
宰相大人面带微笑的乐呵呵说着。
在场所有的人可能都是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可是他宰相大人对此随不能说是百分百了解吧,但是也是十分了解地。
原来这位淮南道的营州刺史是皇后娘娘当年亲自举荐之人,这件事要说得追溯十七年前圣人刚刚登临东宫之位时发生地。
当年徐远达二十岁参加科举最终及第十九名,而在放榜前一天的下午这位徐大才子当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了一位农家老伯。在众目睽睽之下斥责了一位富家子弟见色起意欲要强取豪夺这位老伯的孙女。
正当他徐大才子口若悬河义正言辞的斥责着这位富家子弟时被当时身为太子和太子妃的圣人和皇后娘娘撞见,于是便驻足观看了一会。
这位富家子弟相必家中也是极有权势的,辩驳到最后不成想这位富家子弟恼羞成怒动手殴打了徐远达,而徐远达不但不还手而且还扬起脸来高声的扬言道‘有本事你们就打死我,否则我这身上的伤就是证据,我就是爬也要爬到御前去告你们的御状’。
当时的还十分年轻的隆庆皇帝和皇后娘娘被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身上的一股子正气给深深的折服了。
而那个时候的隆庆皇帝正是用人之际,这种身上拥有的那种刚正不阿的气节正好被同样怀有一身正气的隆庆皇帝所认同。
最后隆庆皇帝和皇后娘娘及时出手相救以防他被这个富家子弟真的给打死了,而这件事侦办人就是当年还在当京兆府尹的吴宓吴大人亲自办理的。
说来也巧这位富家子弟正是当面太子的最大竞争对手四皇子的支持者,太子正好借此机会减除了四皇子这一有力的羽翼,狠狠的打击四皇子的势力。
最最重要的是这件事给当年的极度讨厌结党谋权先皇留下了极坏的印象,从此之后四皇子就被先皇冷落了下来。
而身为当时的京兆府尹的吴宓因为在这其中这件事情上展现出来了一位刚正不阿、不畏强权、不偏向任何一方的姿态,十分被先皇和隆庆皇帝喜欢。
而当时的隆庆皇帝已经不仅仅是喜欢了,更多的是有一份敬重在。而且二人也曾经在朝堂上对一件政事根据各自的观点各自发表观点,而且是据理力争各不相让。
当二人对此挣得面红耳赤唾沫星子横飞到对方脸上之时都是先皇及时出面制止了,唯恐二人在说急了大打出手上了和气,那可不是身为先皇所愿意看到地。
这种君臣之间的良性竞争深得当时先皇的喜欢和认同,吴宓当时也是借此一路扶摇直上,在隆庆皇帝称帝的这一年任命他当了宰相。
而身为当事人的徐远达几日之后在宣政殿以科举第十九名的成绩被召见之时太子当时也在场,亲眼见到他受封时那种虽有喜悦可是依然表现出一副泰然自若的状态,更是让隆庆皇帝十分欣赏。
在当日的封官之时先皇因为已经了解过了因他而起四皇子党羽案,于是就在宣政殿里对徐远达问道‘是愿意留在京城里任职还是到外地任职。’
徐远达当时不卑不亢的回问道‘圣人,不知道这在京城中所认何职,到外地有所任何职’,此话一出全殿一片哗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