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 涵衍式母亲——一次成功的跑腿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先秦·春秋·左丘明《召公谏厉王止谤》

    清晨,是涵衍人一天生活的开始。

    朝阳从地平线上出现,最先被照亮的是涵衍的“护城林”——源林。

    源林中随处可见采砂人和产物学家搭建的临时住所,他们是涵衍每天最先开始工作的一批人。

    (产物学家:寻找新资源并分析其性质的专业人员,是推进机动革命的推手之一。

    采砂人:从事采集隐砂工作的专业人员。

    隐砂:涵衍第二次机动革命的主要产物,是涵衍常青树叶腐烂后,混入泥土中,经过多年的特殊反应生成的颗粒状物质。

    含有隐砂的泥土颜色要比一般的泥土偏深一些,其颗粒比涵衍泥土的颗粒小很多,使用特制的网筛可以筛出。

    混有隐砂的泥土需要视力和辨色度极好的人才能分辨出来,也可以通过特定仪器来分辨。

    虽然许多产物学家拥有很好的视力和辨色度,但他们大部分的工作是在源林中探索新产物,而且使用特定仪器会增加采集成本。

    基于以上原因,采砂人这个特定职业应运而生,裸眼分辨含有隐砂泥土颜色的能力也是这一行业的必备能力。)

    随着太阳的上升,阳光逐渐躲过了高耸入云的常青树的遮挡,四周被源林环绕的人类聚集区,也彻底沐浴在阳光的照耀下。

    中心区的钟楼上,涵衍最大的时钟发出浑厚的声音,紧接着,各个区域的钟楼也纷纷开始报时。

    人们从睡梦中醒来,原本安静的衍州变得热闹起来。

    “钟楼的钟敲了一次,你自己房间里的闹钟也响了一次,你要睡到什么时候?”

    城西居民区的街道两旁,是一栋栋二层的居民楼,其中一栋的屋里传来一个妇女震耳欲聋的怒吼声。

    (居民区:位于涵衍的西部,是涵衍人的固定住所,城内商业区等各项服务设施应有尽有,功能齐全,保障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如果拉开窗帘,朝声音发出的窗户望去,你会看到一个约摸十二三出头的男孩宛如弹簧一般从床上跳起,半眯着眼睛套上了衣服,迅速穿上鞋,还没来得及站稳,就被怒吼着的女人拽着胳膊拖了出去。

    简单的洗漱过后,男孩终于坐在了餐桌前,面对着女人,埋头吃着碗里的食物。

    大概是更年期的原因,女人没有理会男孩的窘迫,对着男生开始说教:“澄啊,你都已经是十二三岁的人了,明年就要上高习,你能不能懂点事,成熟一点,不要惹你爸和我生气?”

    (学库:位于涵衍的南部,是供涵衍的青少年们学习的综合性学校,有三个学段划分:

    a.初习:6-12岁学生学习的学段;

    b.高习:13-17岁学生学习的学段;

    c.准学班:专业人才或职业人员的培养基地,18岁以上的学生学习的场所,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就业方向,学生一般在24岁学成,毕业后可以到研究所实习,成为研究员,也可以选择其他职业。

    一般来说,大部分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准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在高习和初习教书。

    而准学班的教师大多由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或生产区里各个部门的顶尖人员担任。

    研究所:位于涵衍的东部,是推进机动革命的科研场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