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四九城
易浩一路避着人出了仓库区,来到大门口,和站岗的保卫人员打了声招呼空手出去了。
看了看时间马上中午了,刚好去吃午饭,中午就不回去了。下午逛一逛就可以回去了。
时间飞快,转眼就到了报道的时间,这两天易浩都在家看书,哪儿也没去。一大早,易浩收拾好行李,大部分东西都送出去了,只剩下易浩自己的一套衣服,易浩把军装鞋子一收拾提着就走。
“小浩,走吧。”
“好的,舅舅。”易浩把行李往后备箱一放,坐上了车。
叶锦一路上交代了在军队的注意事项,总之一句话遵守纪律。易浩乖乖点头,他也没想当刺头不是。
东西放进宿舍时,宿舍已经有好些个人了,年龄都比较小,普遍15、6岁,大家坐在床上椅子上聊天,“来新人了!我叫刘飞,你呢?”
“我叫易浩。这怎么安排呢?”
“听说是等到十点集合,到时候有教官带着。”
“嗯,我知道了,我先把衣服收起来。”
“到时候会讲东西的摆放,听说刷牙杯的位置摆放都有规定。”
“到时候认真听,习惯就好。”
“也是。”
人来的越来越多,宿舍里也热闹起来了,大部分是川省本地人,少部分则是外地的。
一声哨声在宿舍门口响起,众人鱼贯而出。
教官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我是你们的教官,我姓张。下面……”
易浩知道,自己的余生就要在这种节奏下开始了。
转眼半年的时间就过去了,易浩在这里学会了叠方块,洗战斗澡,也适应了在呼噜声中快速入睡,半夜哨声一响紧急集合,当然在休息期间,也和战友们打个羽毛球,斗过鸡(单腿对撞),下象棋,下军棋。
军队里最令人期待的就是能摸到真木仓实弹了,上过枯燥的理论课之后,易浩也终于摸到了真家伙。
凭着敏锐的五感,和超强的耐力,易浩无论是格斗还是射击都非常出色,直接引起了上面的关注,他的档案也被放到了刘老首长的桌案上。
“易浩,男,15岁,出生于1955年5月19日,父亲:易中洋,母亲:叶绵,养父:易中海,养母:白慧,毕业于京都红星中学高中部。社会关系:……”
看着易中洋这个熟悉的名字,刘老首长有些感叹,当年多好的苗子啊!又在档案旁的申请提前特招上签下来同意两个字按上了印章。
易浩和几个表现特别好的战士被破格特招入伍。告别了相处了半年的战友,从此踏入了真正的军队中。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根据*****指示制定的《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
易浩得到消息立刻申请参加高考。
这时的易浩参军已经有六年之久,由于表现突出,早就被调任特种兵部队,随着任务的增多,回去的时间越来越少,易中海今年已经61岁了,马上要到退休的年纪了,易大妈身体不知道怎么样了,老太太马上快要90岁的人了,活一天少一天。
易浩想回四九城了,想留在爸妈身边尽孝。
部队批准了易浩的申请,12月10日,易浩顺理参加高考。
通知书下来的时候,易浩正好出任务回来,拿到京都军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第一时间就给京都轧钢厂打去电话告知易中海这个好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