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第2/3页





    大妮儿娘尴尬的缩手缩脚站在门口,腊月想了想,说,“你们先进来吃面,吃完了我有话问你们。”转头对掌柜的说,“真是给你添麻烦了,”说着拿出一块碎银子,“你拿着,多退少补。”

    “不用客气,吃完再结账,您一看就是家里的老太君,怎能欠我的钱。”边说边半推半就的收下了,高兴的去擀面条。

    腊月看着面条刚上桌,腊月点头后,孩子们不顾烫嘴的吃起来,腊月不忍心看了。

    看掌柜的闲下来,问:“掌柜的,问你件事,你在这城里多少年了,熟不熟?”

    “我就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这个店铺和后边的小院都是我家的,从我记事就住在这里。您有什么事要打听?”掌柜的热情的说。

    “我想在城里买个院子,不知道哪里安静安全?”腊月问。

    “您家还有什么人,几个人住?”掌柜的问。

    “还有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两个老仆。儿子媳妇暂时不回来,在京城,这里我一个人住一段时间。人老了就想落叶归根,听听乡音心里舒服。”腊月说。

    “唉,还真有一家。后街的老柳家有个两进的院子,房子有前后十几间,他儿子在真定府做买卖,遇到点事,缺钱,想卖掉给儿子应急。”掌柜的说。

    “谢谢掌柜的,一会儿我安顿好了咱去看看。”腊月刚才用神识看到不远处有家客店,叫悦来客店。

    “我听人说悦来客店还算干净,我想要一间上房先住着。”腊月接着说。

    “好说,好说,那家掌柜的老魏头我熟识,我让我家二小子去替您说一声。你看您面条也没吃多少,再吃点什么吧?”掌柜的热情的说。

    “那就弄碗鸡蛋汤吧,有点渴,不饿。”腊月犹豫一下说。

    “您是从哪来的?这兵荒马乱的,路上不好走吧?”

    “可不是,儿子把我托付给一家商队,从京城过来的,商队派个人把我送到城门口,本来说帮我安顿好再走,我知道他们都离开家两三个月了,归心似箭,就让他去追赶商队去了。”腊月解释。

    汤好了,腊月喝一口,味道还行。

    腊月他俩聊天的时间,女人和孩子们吃完了。女人没舍得吃完,剩了一碗半,说端回去给她弟弟一家尝尝。腊月叹口气,善良的人啊。

    掌柜的找了腊月两吊钱,欲言又止,腊月问:“掌柜的,还有什么事?”

    掌柜的说:“现在粮食一天一个价,留着钱不如买点粮食放着。”

    “也是,等安顿下来我多买点粮食,谢谢掌柜的提醒。”腊月谢过,拿起包袱,跟着他家二小子去了旅店。

    路上问二小子多大了,二小说十三了,可能这个年代都吃不饱,个子不高,像十来岁的。

    旅店的上房屋三十文一天,腊月抓了一把铜钱给二小子,打发他回去,又拿出几文铜钱给店小二,让烧点热水她洗漱,店小二高兴的去了。

    第二天早上,饭店掌柜的来找腊月去看房子。

    腊月跟着掌柜的来到卖房子的地方,进门看到还算干净的老两口,衣服上也有补丁,洗的干净。

    院子有五间宽,前院有牲口棚,石槽,水井。原来是个殷实人家,牲口棚边上有个旱厕。前院四间房子,一间过厅,房子一明两暗,还有个杂物间。

    过了过厅来到后院,有五间正房,东边三间上房,靠东边一个大炕,进门一个方桌一个条几,条几上有香炉,两个太师椅,里屋靠窗是炕,靠北墙有个老式立柜,靠西墙有个抽屉桌,家具都旧了,但擦的干干净净。下房也是一明一暗,都有桌椅土炕。两间厢房是厨房和储藏间。院里种着小葱白菜,因为有井,长得绿油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