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送别-第3/3页
周浚乾则在打量着码头的变化,原本狭小的码头,被扩大了好几倍。原本只能停靠两艘船只,现在可以停下十艘。
“走啊,去外面看看。”周浚乾提议道。
转运需要一天的时间,大家的时间都很充裕,周浚恪突发奇想的建议道:“大哥,给将士们放个假吧,让他们也出去逛一逛。”
太子六率的将士们,操劳了几个月了。现在要返程了,给他们一点自己的时间,去逛逛街或是看一看,也能给家里的亲人带些礼物。
周浚乾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对身后的顾长剑吩咐道:“留下两队亲兵,剩下人的全部休沐一天,明早归营。”
至于军容军纪问题,周浚乾认为不用自己督促,下面的将士就能自觉约束自己。
“是!”顾长剑行礼后转身离开。
周浚乾和周浚恪带着两队亲兵出了码头,水泥路的两旁林立着一长趟的小吃摊。木板简易搭起来的小房子,门口用白布挑起来的棚子,下面摆着方桌和长条椅。
在远处,还能看到一个三层楼的房子,那是码头附近新建的酒楼客栈。
这个时辰已经过了早饭的时间,各个小店的食客不多。在这个时辰吃饭的,多是客商和县里来尝鲜的人。
周浚恪看着卖煎饼果子的摊位,就迈不动脚步了,对周浚乾说道:“大哥,来一套不?”
周浚乾看了看说道:“我想去尝尝那家的馄饨。”
“那咱哥俩就分道扬镳吧,我请孩子们吃个煎饼果子,就送他们回去了。”
这群孩子跟着自己走过了莱州,又经历了登州的叛乱。这次回来周浚恪准备让他们回去好好读书,将来就算考不出来什么,也可以进入自己麾下的产业帮忙。
而且识文断字,对他们未来的工作也有好处。
但是周浚恪害怕孩子们的父母不理解,让已经能挣钱的孩子们,再次回到学堂,这么做会让家里缺失一份不菲的收入。
回学堂的事情,周浚恪是找孩子们聊过的。大多数孩子都不愿意去学堂的,他们认为读书是枯燥的。
认为自己能挣钱了,就算不读书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因此,周浚恪帮他们分清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和对未来的影响。孩子们才愿意去学堂读书,毕竟周浚恪在他们的心中,是无所不能的领袖人物,他是不会骗自己,也是不会错的。
等最后一个煎饼果子摊好,最早拿到的人都吃光了,一群少年嘻嘻哈哈的踏上了返乡的道路。
看着周浚恪带着孩子们离开,周浚乾对亲兵吩咐道:“去把江充叫来,本宫回去之前,在跟他叙叙旧。”
一直在博昌县的江充,彻底的爱上了这里,主动跟周浚乾和朝廷申请留任在博昌县。
有一个了解博昌县的人接任县令,是个不错的选择,周浚乾和朝廷都没有拒绝,算是成全了江充的心愿。
而江充也由一个白皙的文弱书生,变成了古铜色皮肤的干吏。整个博昌县有施工和改革的地方,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他的治理下,博昌县变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上个月,一个月的商税,就是以往半年的税收。江充也想看看,顺着齐王的思路走下去,博昌县的极限会是多少!
博昌县百姓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