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要不你来当太子?



    半个月的时间,大多数百姓们的生活已经回归了正轨。

    周浚恪则在这半月内,连续发布了多项公告。

    第一项就是免除了今年登州的税务,让百姓们可以无债一身轻的熬过这个灾年。

    第二项是公布了赵晓等人的罪行,具体判罚择日宣判。

    第三项是以工代赈,大范围的招收劳工。先是修建海水码头,之后是铺设码头到县城的道路。

    第四项是招募水手和船工,并悬赏可以建造船坞的天然良港。

    周浚恪带来的孩子们,也开始发挥作用,在各个渔村传授技术。码头附近的冰窖也快速建成,开始收购渔获。

    海边渔村的百姓们,是遭受风灾最严重的,但却是遭受**最轻的。因为他们田少,主要温饱靠大海,所以没米下锅的时候,他们靠着渔获挺了过来。

    有了收入之后,渔民们开始自给自足,已经无需赈济。

    反而那些离海边的村子和镇子,才是损失最严重的。他们靠田吃饭,没了粮食只能吃野菜和树皮度日,或是逃荒出去。

    等着能吃的都吃光了,他们就只能被活活饿死,那些绝户的村子都是这样的情况。

    周浚乾那边主要负责赈济的,就是这样的村子。每天早出晚归,如果能把粮食都发出去,周浚乾的心情就会好些。

    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周浚恪用王府的名头,购买了一些滩涂,开始招工晒盐。并把粗粝的海盐,有效的转变成雪花盐,运往河运沿途的各州售卖。

    由于雪花盐的卖相好,无杂味,还比较便宜,一经面世就得到了百姓们的青睐,销量十分喜人!

    短短两次售卖,已经收回了买地的成本。这速度比抢钱都快,周浚乾都惊呆了。

    “四弟,父皇的回信到了,说让你惩处他们,你来看看!”发了一天赈济的周浚乾,回到牟平后收到了周耀武的批示,看完后便急不可耐的找到了周浚恪。

    周浚恪拿过批示看了一下,明白了老爹的意图,这是也不准备让赵晓他们死的太轻易了。

    安朝的刑罚,主要是苔、仗、徒、流、死。

    苔刑和仗刑比较好理解。

    徒刑,就是有期徒刑,主要是关押在监狱内多少年。安朝的监狱多是地牢,在阴暗潮湿的地牢关上几年或十几年,这个人也就废了。

    流,是流放。安朝多是流放岭南和海南。

    死刑也比较简单,要么绞刑,要么是砍头!

    周浚恪长出了口气,说道:“既然爹让我拿主意,那就凌迟吧。明日我张发告示,七日后对首犯赵晓和骆岩行刑。”

    “行刑之前,同案之人一起游街示众,之后让他们亲眼看看赵晓和骆岩的下场。也给天下官员敲个警钟,不拿百姓当人看的下场。”

    周浚乾好奇地问道:“何为凌迟?”

    “大哥,你是想知道,惩罚的够不够重?”周浚恪斟酌了一下,反问道。

    周浚乾点了点头,怒道:“对!他们的手上沾染了多少无辜百姓的性命,不能让他们死的太轻松了。”

    周浚恪爽快的说道:“那这个刑罚绝对够重,我劝你也别让我解释了,我怕你这几天吃不好饭!”

    周浚恪知道周浚乾是个仁善之人,要是让他知道了刑罚的过程,第一怕他反胃,第二怕他反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