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荣耀,无上的荣耀!



    那个男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男人?

    对于汉朝皇帝来说,他是最忠诚的猎犬,也是最锋利的宝剑。

    对于汉朝大臣来说,他是他们的楷模,也是他们争相巴结的对象。

    对于汉朝百姓来说,他是他们的守护神,只要有这个男人在,大汉就永无敌国入侵之患(漠北之战后,漠南无王庭)。

    对于汉朝万千少女来说,他则是天下最英俊,最勇敢,最冷酷,最霸气的超级大帅哥。

    长安城,未央宫,宣室殿。

    此地是西汉前中期朝会所在地。

    此时朝会已行将结束。

    刚年满四十,正当春秋鼎盛,年富力强的汉武帝刘彻冷漠地坐在象征着大汉帝国最高权位的宝座上,不动声色地倾听着大殿中央朝臣们的最后几道上奏。

    两年前的一场漠北大决战,汉军出动卫青、霍去病两支劲旅,分作左右两路,共计骑兵十万,另辅以一支庞大的后勤运输队伍,远逐漠北,一直打到赵信城(在今蒙古国杭爱山南麓)和瀚海(贝加尔湖),方才撤军。

    最终的结果,是汉军以仅仅伤亡一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匈奴人达九万之众,几乎将曾经与大汉帝国并驾齐驱的匈奴帝国连根拔起。

    这一战,成就了汉武帝,更成就了霍去病。

    因为一件插曲。

    霍去病所率的右路军在取胜之后,于匈奴国祭祀圣地狼居胥山设坛祭天,挥剑宣告:“即日起,此地归我大汉所有!”

    这一壮举,即是名垂史册的“封狼居胥”,后被各代名将视为军人的最高荣誉。

    其意义,差不多相当于我们大华国攻占了某个岛国的什么神社了。

    如果是精通汉朝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漠北大决战,恶仗、硬仗,其实都是左路军统帅卫青打的,该路汉军仅歼灭匈奴人两万,就付出了近一万人的伤亡代价,可谓是惨胜、险胜。

    霍去病这一路,则从始至终都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完全是一路碾压式的平推过去,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就歼灭了匈奴大军达七万之众,且汉军的伤亡微乎其微。

    之所以两处战场,战果会如此悬殊,并不是卫青不行,只是因为匈奴大单于伊稚斜单于不想与霍去病交手,因此设了一个圈套,派人向汉朝散播谣言,将自己实际所在的位置和左贤王部掉了个个。

    汉武帝果然中计,将所部皆是年轻精锐,本来主攻方向为赵信城的霍去病调去打左贤王;而把所部多为老弱,本来只是起策应作用的卫青所部,调去强攻伊稚斜单于所在的赵信城。

    幸亏卫青临危不乱,在发现情况有异后,凭借出色的临场指挥,以弱胜强,才使得漠北大决战完美收官。否则他万一惨败甚至被擒,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给漠北之战的两位将领的表现打个分的话,毫无疑问,卫青、霍去病,两者都是100分,都完全配得上“帝国双璧”的美誉。

    个中区别,以篮球比赛举例——卫青作为球队主帅,迎战的是美丽国队,恨不得自己赤膊上阵,才打了个100:98,艰难赢下比赛;而霍去病队的对手是大华国队,球员们还没怎么出汗,就随随便便打了个130:50。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作为懂点军事,又并不是太懂的汉武帝,却在战后给卫青打了个80分,给霍去病打了个120分。

    这很符合大领导的一贯作风:“不要跟我说过程,我只要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