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剑出登莱-第2/3页





    太子回到:“已经派人从太仓准备了十万人所需一月的粮草,兵部和工部也准备了一批军资,可供两场大战所需。二弟的意思,粮草不需太多,只要足够五万水师及两万陆军和一万骑兵渡海口粮,到了东瀛,且战且补,是儿臣不放心,让人多准备了一些。”

    老皇帝痴笑了一声,从御座上站起来。“嘿,你这个二弟啊,胆子不是一般的大,这种办法都想的出来,东征这事,他应该胸有成竹了。你随我走走,咱们父子二人说说话…”

    听了老皇帝的话,太子也笑了笑,跟着老皇帝就出了御书房,他这位二弟,确实如此,如果说诗词文章,他不太擅长,可若论武功战事,他心中也算是沟壑万千了。

    父子二人慢慢踱步,二人谁也不说话,老皇帝确很满意,他这位大儿子,从小被立为太子,稳重且多智,这十年锻炼下来,对朝政国事的把握,也越来越炉火纯青了。

    “你怕吗?”老皇帝冷不防蹦出了一句,可太子确知道,父皇说的是老二。

    “儿臣不怕,老二他虽然个性跳脱,但确极为看中儿臣这个大哥,也极为孝顺,他不是那样的人。”太子虽然明白老皇帝的意思,但他确实从来都不怕,在他心里,老二再怎么能折腾,他也有办法拿的住他。

    老皇帝点点头,他明白太子的意思,老二无论再怎么折腾,对他再是有气,可纯孝至极,他的孝不仅仅是对已故的孝慈皇后,对他也是如此的。

    “真的不怕?”

    “不怕!”

    老皇帝并未驻足,他的心里,拿不定主意,老二不争,真的是好事吗?而且就算老二不争,这以后老三老四老五老七,都会不争?这恐怕不太可能,别的不说,单说这老七,身为陈皇后的儿子,若非为了他争一争,陈琼花也不会不顾一切,甚至把自己都算计进去,就为了当那个皇后,若非如此,他也不会这么多年压着宁安的渤海郡王,不让他进一步了。

    “唉,身为皇子,这都是你们的宿命啊。”老皇帝轻叹了口气,语气有些颓废。

    太子也明显感觉父皇有些不对头,莫非?老二真的有什么想法?不应该啊,老二要是有想法,他不可能一点察觉也没有啊。

    “父皇的意思是?”宁文太子想不出来他的父皇怎么了,就想试探一下。

    老皇帝没有回话,寻了个地方坐下,看了看湖中的鱼。指着其中一条对太子道:“满池的鱼,多半都是群居的,只为了争那一把鱼食,可总有那么几条鱼,争不到鱼食,转而去寻了草子蚊虫为食,这样它们也能活下来,这对群居的鱼来说,不代表危险就没有了。分散出去的鱼,再回来的时候,又有谁能争的过它,这样的鱼,才最可怕,若不是被挤压的太狠,他们也不至于以草为食…”老皇帝转头看向太子,眼神中满是担忧。“皇儿啊,你明白吗?”

    太子这才反应过来,他的二弟这么多年远在金陵,是那第一条吃草的鱼。而现在,第二条,不就是他那好七弟吗?父皇已经压了他数年,这么多年,他虽有怨气,确从来没表现出来,这样的忍耐力,已经让父皇都有些不敢再压着他了。

    老皇帝死死盯着满池争食的鱼,语气有些阴冷的道:“朕,明白老二的意思,他许了袁翰舟南征第一功,你真当他有什么好意?恐怕东征之后,那东瀛镇守将军的位置,就是他的,还有征南事毕,也需二将镇守,那南越自不必说,非车骑将军张云伟不可,论资历,他不输统兵三帅,自朕起兵时,他就是除了朕以外,掌控兵权最多的人。可就因为他资历太老,朕也只能压着他,降了两等,给了他一个车骑将军,南征之战,就是朕给他最后的立功之战,而且战后,他也别想在回京了,更别想在进入权利中心,不能在压他,就得给他一个荣耀之地养老。至于那征南将军孙文博,战后,他就是镇守西印和洪沙的不二人选。这三人,张云伟自不必说,他是朕的老兄弟,可被朕压了那么多年,他心里早就怨气横生,至于孙文博和袁翰舟,都是后来才投降朕的降将,他们都是你七弟插手军务的突破口,把他们调开,这京师权利中心,就只剩了你那几个岳父和自小看着你长大的几个将军,他们,都是你的得力臂助。你二弟正是看明白了朕把张云伟和孙文博南调的做法,才会许袁翰舟的南征第一功,他是在给你铺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